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鄉賢企業熱心教育 作家叹潮州文化影響深遠
2018年 07月 20日 01:01    香港商报
 

    鄉賢企業熱心教育

    作家叹潮州文化影響深遠

    【香港商報訊】記者肖輝哲、林麗青、同理報道:19日,品鑒嶺南著名作家潮州采風行進入最后一天。作家們走入潮州市湘橋區意溪中學、下津博雅學校等中小學參觀采風。潮州重視教育,特色傳承民族文化魅力的舉措,贏得作家們的赞賞。采風團顧問陳世旭表示,韓愈在潮州留下來的文化源遠流長,一直影響到今天。潮州鄉賢和企業對教育文化事業的熱心支持,就是證明,這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意溪中學——特色傳承展民族文化魅力

    潮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舞龍、舞獅和潮州大鑼鼓深受民眾喜愛。每逢傳統節日或是重大慶典活動,必定有舞龍、舞獅和潮州大鑼鼓。

    當天下午,作家采風團一行走進湘橋區意溪鎮,這個全國大鑼鼓之鄉不僅孕育着濃厚的龍獅文化,也擁有很多的舞龍舞獅、大鑼鼓的民間藝人。此次采風走入該鎮的意溪中學,讓作家們領略到民間技藝在潮州代代相傳的奧秘。

    一進中學大門,震天的鑼鼓聲陣陣,師生們夾道歡迎作家采風團一行。隨后,意溪中學學生奉上了舞獅表演和舞龍表演,龍騰獅躍的精彩表演贏得了作家們的陣陣掌聲。據意溪中學校長李訓淡介紹,學校的武術舞龍表演均位居全省前列。

    李訓淡表示,潮州市湘橋區意溪中學在60年的辦學實踐中緊扣時代脈搏,結合地方傳統文化,堅持以品質求生存、以改革促發展、以特色上水平的工作方針,在秉承和發展優勢傳統項目的基礎上,開創武術套路散打、舞龍舞獅和潮州大鑼鼓等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項目的特色教育,探索并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意溪中學傳承藝術項目教學成果顯著,培養出全國武術散打冠軍陳家疇、考上北體大的蔡樹輝等優秀體育尖子生。學校龍獅隊多次參加全國、省市比賽成績輝煌,斬獲金牌桂冠榮譽無數;多次被邀請參加省級、國家級乃至國際各類會議、慶典的表演。意溪中學的武術散打、舞龍舞獅和大鑼鼓成為該校特色教育品牌,更是潮州市特色教育的名片。

    點赞意溪學子了不得

    在意溪中學,傳統文化藝術氛圍極為濃厚。綠地、道路標識牌、燈箱等校園景觀處印刻着學校特色文化;名人園和大型的傳統文化藝術雕塑隨處可見;藝術長廊、壁畫廊,給學生提供一片傳統文化藝術創設天地……據李訓淡介紹,這些對校園進行以中華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藝術設計,旨在用中華優秀文化藝術浸潤每一個師生的心靈。

    觀賞完龍騰獅躍,作家采風團一行又參觀了學生Vex機器人工程挑戰賽現場表演、創客車庫、書法作品課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作家們感叹學校真了不得。在學校的一角落,有傳媒藝術班的學生正在排練。陸春祥笑道:「學生是在拍什麼電影嗎?背着個琴獨自坐在那,失戀了?」走在前面的肖克凡回過頭說,「是考砸了?」陸春祥說,學生真會玩,老師們要更會玩才行。肖克凡點頭稱,教學相長嘛。

    在創客車庫,作家們觀看了學生的虛擬飛行表演,另一學生獲獎作品「光速時代」引起了作家們的關注。該作品的創意在於通過光束進行信號傳輸,以達保密效果。衣向東聽了之后直言「非常有意思,了不得」。據李訓淡介紹,北大的科創機器人實驗室向該校學生開放,就是看中該校學生的動手和程序設計能力。

    聘來外教添助力

    記者了解到,意溪中學擁有一支數量足夠、結構合理、品質較高的龍獅、武術教師隊伍。學校還開展舞龍舞獅、武術、大鑼鼓教學、科研、競賽、文化交流,拓展多元化校園傳統文化特色活動的深入探討和交流,讓龍獅、武術、大鑼鼓這些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得更深更廣。

    據介紹,為提高藝術傳承項目的教學水平和課外活動水平,學校外引內聯,充分發掘和利用當地社會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除了聘請當地的龍獅、民樂等傳統文化藝術老師到校定期上課輔導,學校還定期派老師外出交流學習,與馬來西亞關聖宮龍獅團和台灣龍獅運動協會簽訂合作計劃及協議,形成常態互動。馬來西亞關聖宮龍獅團的總教練蕭斐弘老師和台灣龍獅運動協會監事會主席何才立老師定期到該校授課。

    自2000年以來,該校武術隊代表潮州市參加「廣東省青少年武術散打錦標賽」和「省運會」武術散打比賽,共獲省級以上金牌18枚,銀牌22枚,銅牌38枚。

    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廣東省體育(武術)特色學校」、「潮州市青少年龍獅訓練基地」、「潮州市武術散打基地」、「潮州市美麗校園」、「全國青少年足球特色學校」等。

    下津博雅學校創新辦學模式

    在湘橋區下津村的下津博雅學校。作家們了解到,這所原本生源流失嚴重的村屬小學,通過「公辦民助」模式,一躍成為潮州市第一梯隊的區屬小學,優質學位非常搶手。這其中,深圳潮州商會助力不小。潮州鄉賢對教育的重視,讓作家們很是感慨。

    下津博雅學校原名下津小學,該校在不改變公辦學校性質的前提下,由該村鄉賢組成的民間組織機構(湘橋區博雅教育促進會)對學校進行全方位的統籌管理,包括資金、基礎設施建設、管理隊伍、人員配編、考核等,同時接受湘橋區教育局的指導、監督。校長是從省一級學校聘來的。

    當天下午,校長李軍接待了作家采風團一行。據李軍介紹,該校與深圳小學結對共建,對方捐了10萬塊錢的書,所以學校教學樓一到四樓都是書吧,學生可隨時取閱。當聽到學校是由鄉賢贊助時,衣向東感叹,劉松波先生是個有情懷的熱心人,舍得往教育上投資,是個好人,像邵逸夫一樣熱心教育的善人。

    潮州市湘橋區教育局局長余煥湘向記者介紹,深圳潮汕商會企業家劉松波先生捐資3000多萬元,用於下津博雅學校改擴建,添置了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擴建了新的教學樓,使學校面貌煥然一新。當他得知學校嚴重缺乏老師時,又投入2000萬元成立博雅教育促進會,以此從深圳高薪聘請校長,并聘任了17位緊缺的老師。余煥湘說,令人感動的是,他做這些,從未獲取分文的收益。

    作家現場傳授書法經驗

    在李軍的帶領下,作家們參觀了的文化游廊、書法、畫畫、電腦室等功能室。陸春祥感慨稱,琴棋書畫樣樣都有,一個農村的學校搞成這樣很不錯。在舞蹈教室看到孩子們正在排練節目,肖克凡贊賞地說,這是美育,非常重要。

    在書法學習室,學生們正在練習書法,書法大家衣向東現場指點學生書法。「你這樣拿筆不對,提筆,回鋒要這樣。」看到學生在嘈雜的環境中依然淡定地書寫,衣向東笑稱其定力不錯,「今天跟你學了一招,回去要練字了。」

    潮州熱心文化教育作家印象深刻

    在采風結束后,陳世旭主席用「歷史悠長,現實可喜」來形容此次采風行的印象。陳世旭說,韓愈在潮州留下來的文化源遠流長,一直影響到今天。前天參觀的海博集團對大型文化活動的慷慨支援,是一個證明,今天參觀的這兩所學校又是一個證明。「今天這兩所學校也是有社會資助,無論是鄉賢還是企業,他們對教育事業的熱心支援,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陳世旭說,這一方面給潮州的孩子帶來福祉,另一方面又對潮州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驚叹潮州嵌瓷工藝

    作為潮州博物館之城系列博物館,潮州嵌瓷博物館是一家私人博物館,展示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嵌瓷)代表性傳承人、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盧芝高的經典作品及書畫。走進這一江南園林式的博物館,穿過圓拱門外的綠蔭小徑,眼前柳暗花明,溪水明净,陳世旭和衣向東不由感慨「小院真漂亮。」

    嵌瓷,是廣東潮汕地區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其特點是采用釉彩陶瓷片,經剪取,敲制,鑲嵌各種裝飾圖案或立體畫屏。多用於廟宇祠堂和民居建築上的裝飾,是別具一格的建築裝飾藝術。在博物館內,作家們參觀了精美的嵌瓷作品。在一幅嵌瓷作品前,作家們對作品表達的內容有了不同見解。

    肖克凡認為是關黃對刀,關公和黃蓋對刀,阿成則認為是關公戰秦瓊。作家們還現場觀摩了嵌瓷剪取工藝的制作流程。看着年輕的工藝師傅嫺熟的技藝,陳世旭赞道「真是心靈手巧」。據介紹,在動手之前,工藝師首先要心里有成稿,才能打造出想要的效果。肖克凡點頭道「手法很重要。」陳世旭建議可以先做一個泥巴模型,讓其他工匠照着做,這樣就更快。

    龍湖古寨品味歷史

    在龍湖古寨,作家們漫步古寨主街,街兩邊都是年代久遠的民居。臨街間或有幾間小商店,虛掩的門戶中偶見打水的住戶。衣向東看到房子里還有人居住,直說這非常好,因為「有人氣」,旁邊的肖克凡主席連連贊同。

    龍湖古寨里祠堂眾多,一家許氏宗祠上書有「高陽舊家」。「高陽不就在河北嗎?」肖克凡講起了酈食其求見劉邦的趣事。在門外說是「文人求見」,應曰「不見」。「我是高陽酒徒」,里面立馬就說「進來吧」。由於年代久遠,廣東省文化保護單位——阿婆祠屋頂長滿了枯草,肖克凡說,我有經驗,這種草不能拔,一拔就漏水。在另一大宗祠,聽著當地解說員詳細地解說潮州漆畫的工藝,溫亞軍感叹道,沒想到工藝這麼复雜。龍湖古寨歷史悠久,光是寨門口的一塊石碑,就有400多年歷史。陳世旭逐字逐句看完碑文,他建議當地建一個亭子將石碑保護起來。

    采風團名單

    團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高洪波成員:黑龍江作協副主席兼哈爾濱作協主席阿成天津市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肖克凡北京聯合大學藝術總監衣向東武警出版社副社長溫亞軍浙江省散文學會會長、杭州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陸春祥中國詩歌學會理事,遼寧作家協會理事,《海燕》文學月刊主編李皓顧問:原江西省文聯主席兼作協主席陳世旭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