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進程中,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不僅成為外資進入中國的重要平台,也是內地企業最大的海外籌資中心。從90年代開始,中國逐漸湧現出一批以國有企業為主的企業到香港上市,其中包括H股公司、紅籌股公司及非H股民營企業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有1051家,其中包括H股、紅籌股及民營企業,總市值約為2.9萬億美元,佔市場總值的66%。1993年以來,內地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在港集資超過7000億美元。
「香港是個非常特殊的國際資本市場,國際資本可以借道香港進入中國,中國移動、中國石化這些大企業的成長得益於國際資本。以港資為核心的資本,對內地帶有很大的帶動作用,不僅帶動了上市公司治理機構的完善,也帶動了監管制度的完善。」劉國宏說,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獲得外匯的管道非常匱乏,B股和H股讓國內企業融到以港幣和美元計價的資產,這批企業對中國早期市場制度的完善及投資模式的形成,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範和引領作用。
提升內地資本市場
自我優化
劉國宏指出,首先,香港和內地血脈相連,最初香港優秀企業家懷對家鄉的回報和期望進入內地,其中主要以B股和H股形式進入。其次,一大批優秀的香港金融市場服務人士在內地從業,推動中國資本市場提升服務意識。此外,香港資本市場對提升內地資本市場的自我優化和自我調節功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過去40年間,香港一直是內地最大的海外直接投資來源地,港資在內地吸引外資中平均佔有一半的份額。根據商務部官網公布的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9月底,內地累計批准港資項目409287個,實際使用港資9788億美元。按實際使用外資統計,港資佔內地累計實際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52.6%。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香港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尤其是改革開放早期,香港為內地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市場化管理經驗和對外聯繫網絡。未來香港發達的金融體系、現代服務業、成熟的城市管理經驗等仍將為國家深化改革開放作出貢獻。
隨粵港澳大灣區時代的到來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香港和港資在其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分析人士指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可以協助內地更好地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促進國家經濟實力特別是金融實力的提升以及與全球經濟的融合,為國家「硬實力」的增長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另外,香港還可以在促進內地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公共政策的制訂和社會管理、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為國家「軟實力」的增強作出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