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百業待舉,不僅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也面臨技術和設備落後、生產能力不足的困局。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引進外資,是希望借助包括香港在內的各方面的經驗和力量,比如香港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深圳前海孚威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國宏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改革開放的前階段,港資進入內地主要是以「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的形式展開,港商提供設備、原材料、來樣,並負責全部產品的外銷,由中國企業提供土地、廠房、勞力,相當於港商把製造業企業的組織生產體系移到內地,帶動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
劉國宏指出,港資進入大陸投資開工廠,興辦實業,解決了中國一大批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與此同時,也幫助了中國勞動人口的成長,並帶動和優化中國社會的生產體系及社會組織體系。「這是一個中國人口紅利嫁接香港資本了不起的飛躍,香港資本進入大陸投資開廠,把先進的生產組織模式、管理模式、人事管理模式、物料管理模式等帶進中國,助力中國經濟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港資進入中國,培養和造就了中國整整一代產業工人,形成了未來的人口紅利。
激發更多外資投資內地
在劉國宏看來,港資率先到內地投資後,也潛移默化地帶動了台資、日資、美資等其他外資進入中國,並且香港在其中扮演「中轉站」的角色。劉國宏認為,港資既是先鋒,也是導師,帶動其他資本進入中國,逐漸成就中國「製造業大國」的地位。「香港為中國打開了一個窗口,在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地,隨處可見由港資和其他外資開辦的工廠,這些工廠生產的產品包括電子產品、家電、基礎原件加工、玩具、衣服鞋襪等。這些以港資為主的外資帶動了時代的變革,後來衍生了電子信息、高端製造等製造業,引領了產業體系的升級,為中國培訓了整整一代合格的產業工人,這是港資最大的貢獻。」劉國宏說。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指出,因應內地吸引外資和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政策的變化,港商一方面是懷赤子情懷到內地投資,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近水樓台」,看到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發展商機,踴躍進入中國市場,成為引領外資到內地投資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