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潮汕流行興教創業
2018年 07月 23日 00:24    香港商报
 

灵童

說起捐資助教,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亞洲首富李嘉誠捐建汕頭大學,並在每年畢業季與汕大同學們分享人生的經驗。原本靈童以為這只是一個成功企業家回饋社會的個案。

但近來與一眾作家到潮州採風,走進兩家由當地鄉賢資助的中小學,作家們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震撼,不求回報,將賺來的錢反哺當地教育事業,已成為從潮汕走出去企業家的一種共同行為。而其所培育的一顆顆火種未來將成長出一批創業的新星,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些鄉賢的助教行為,無疑是他們人生的第二次創業,因為他們給城市帶來了新鮮血液。

在潮州市湘橋區的下津博雅學校,當校長被作家問及其幹部身份時,他坦然回答,他是這個學校唯一不在編的老師,而他原來是深圳一所有數千名學生、規模較大學校的校長。那麼,他又是從何而來,據介紹,下津博雅學校的前身是一所村屬小學,教師流失嚴重。經鄉賢資助改擴建後,硬體上去了,但是軟件跟不上,缺乏老師,於是鄉賢又投入2000萬元成立博雅教育促進會,以此從深圳高薪聘請校長,並聘任了17位緊缺的老師,這位校長就是被高薪聘請來的。

公辦民助優化教育

通過「公辦民助」的方式,原來並不起眼的鄉鎮中小學,躍身為潮州市第一梯隊的區屬小學和有特色的中學,優質學位竟一下變得搶手起來,這就是資本與教育結合所發生的化學反應。

在潮汕地區,似這樣由民營企業家資助的學校還有不少,這不禁聯想到幾年前,也是在一次作家採風活動中所走入的汕頭一家私立中小學,那裏的學位除了搶手以外,整個教學模式也很開放,據稱其辦學理念相當程度來自於民營企業家。儘管這所學校遠近聞名,但是據介紹,每年在學費收入之外還有相當大的資金缺口,都是由企業家給填補上的。通過百度搜索,你也會發現潮汕地區民辦學校的比重,明顯高過全國其它地區。

在潮州採風時,相當多的作家將潮汕地區的尊師重教歸因為韓愈當年帶來了中原的文化,改變了這個地區的歷史。但靈童更想說的是,外界所流傳的潮汕人不愛讀書,從小就擺攤做生意,實際上是個大大的誤解,新近被評為民間工藝傳承之都的潮州,有那麼多絕活實際上都是由工藝大師和特色學校傳承下去的。在意溪中學觀看舞獅和舞龍表演時,不少作家都驚歎,若不是親眼所見,真不敢相信這支享譽全國的隊伍竟來自一所中學,更讓他們想不到的是,當地有名的潮州大鑼鼓也是該校的一大特色。

到了潮汕你會驚歎高手在民間,這裏有太多工藝大師,但更讓人欣慰的是,不論是喝着功夫茶聽潮戲,還是漫步牌坊街品潮州美食,你都不會擔心他們會絕跡,因為這裏有着一批將傳承視為創業的企業家。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吴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