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企業WVR諮詢暫緩
2018年 07月 26日 01:20    香港商报
 

港交所改變計劃 分析指需求欠奉

企業WVR諮詢暫緩

【香港商報訊】記者姚一鶴報道:昨日,港交所原計劃在本月展開企業板同股不同權(WVR)諮詢,突然決定延緩,短期內不會推出有關諮詢。據了解,企業板WVR將會交到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導成立的金融領導委員會再作商討,暫時未有推出的最新時間表。港交所發言人回應稱,本周五不會刊發企業不同投票權諮詢文件,稍后會向市場發布進一步消息。

早在今年4月底公布個人板同股不同權諮詢結果時,港交所已經明確提到計劃在7月31日前就企業板另行諮詢市場意見。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本月9日出席小米上市挂牌儀式后重申,會在月底前公布企業板WVR諮詢細節,不料僅短短兩周便突然「變卦」。

聯交所已就擴大現有《上市規則》第8A章、以容許企業持有不同投票權的建議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并取得顯著進展。港交所一直有籌備企業板WVR諮詢,部分內容已有定案,包括會為企業板WVR設下「日落條款」,并已商討時限及年期等細節。

然而,據悉部分持份者對企業板WVR的諮詢內容仍存分歧,故港交所決定暫緩步伐,按下諮詢,交由更高層次的金融領導委員會再作審視。同時,由於考慮到同股不同權引入不久,以及目前市場對企業板WVR需求不大,認為未有迫切性在短期內啟動諮詢。

金融領導委員會定期在每季召開會議,最近的一次會議已經在本月6日舉行,但按政府公告顯示,該次會議未有談及企業板WVR議題。若安排在下一次會期討論,最快或要至9月始能成事,意味企業板WVR要在今年內實施的機會大大降低。

分析指不宜操之過急

立信德豪會計師事務所董事林鴻恩接受本報訪問時認為,港交所押后企業持有「同股不同權」股份的諮詢,或會導致部分原本有意來港以WVR上市的公司轉往紐約挂牌。林鴻恩認為,部分私募基金當前仍抗拒「日落條款」及「個人天賦」概念,加上至目前為止,僅有少數申請以WVR方式上市,故在需求欠奉下,促使港交所是次押后的決定。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蔡偉榮表示,雖然不認同「北水」不能買小米是導致港交所是次押后諮詢的導火線,但他認同若單憑小米來港上市就擴大WVR制度是操之過急的行為。
他指出,押后諮詢可讓市場有更多時間考慮WVR這個制度。

同股不同權制度在本港一直極具爭議,2014年更因證監會堅持同股同權而令阿里巴巴轉移到美國上市。今年在政府推動之下,港交所去年舊事重提,終於令非同權制度成功推出。為了降低爭議,港交所只容許個人股東享有非同權待遇,例如小米創辦人雷軍便可以按1股投10票的方式完全控制公司。相比之下,公司股東不會退休或身故,讓公司股東享有非同權待遇,涉及的爭議大得多。

本港首間同股不同權企業小米上市后,獲恒指公司以快速機制納入恒生綜合指數成分股,市場本以為其可順理成章晉身「港股通」合資格股份,卻在消息公布后5天,遭滬深交易所以「內地市場未熟悉同股不同權公司」為由,拒絕小米加入「港股通」。李小加其后火速前赴北京,與中證監等部門商討,最后與滬深交易所達成共識,稱會設立工作組盡快研究具體細則及加設「穩定交易期」機制,內地才會「開閘」讓同股不同權企業納入「港股通」。


李律仁:同股不同權遲早都會做

【香港商報訊】記者鄺偉軒報道:港交所(388)宣布押后原定本周五(27日)就企業持有「同股不同權」(WVR)股份一事進行的諮詢。金發局新任主席李律仁認為,WVR仍有原則性問題需要解決。雖然他表示,WVR「遲早都會做」,但坦言「隨着市場轉變,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看法」。

暫緩諮詢無關日落條款

自從滬深交易宣布暫不納入小米(1810)為「港股通」買賣範圍以來,有評論聲稱市場對WVR態度出現轉向。李律仁認為,隨着市場轉變,不同人對WVR會有不同的看法,但相信近日市場就持有「日落條款」的爭拗,并非港交所押后諮詢的因素。

李律仁表示,WVR關乎市場發展的政策,并會帶來更多投資者,刺激香港金融業的需求,「若果不做(WVR),香港將損失嘗試新板塊的機會」。但他同時指出,WVR涉及不少原則問題,問題不易解決,如「什麼公司可用WVR」,「為何大公司可用而小公司不可用」等。

以科技高度發展金融

李律仁強調,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并非只有證券一個領域,未來可就定息產品、保險、及資產管理等領域作出更多探索及倡議。他又透露,金發局會研究如何運用科技,令產品銷售更便捷及令用戶開戶過程更暢順,并能同時降低將合規成本,期望香港「未來可以用搞科技的高度來搞金融」。他又稱,可考慮與創科局和投資推廣署商談合作,共同對外推廣香港,吸引海外的科技公司落戶香港。

另外,李律仁表示,未來將着力研究如何加強投資者保障、引領香港金融市場多元化、以及如何加強外宣傳及推廣等問題。同時,他否認香港監管機構持份者之間出現不能解決的問題,并認為在香港金融監管部門工作的人員「是全球監管者當中最叻的一批」,相信不同機構的人員能夠聯繫起來,金發局與香港監管部門可以共同促進香港金融業發展。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吴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