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放水,是一種賭博
2018年 07月 30日 02:31    香港商报
 

    放水,是一種賭博

    首先,解讀一下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潛台詞: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小刺激可以有),要更加積極,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適當寬鬆)。

    年初以來央行已經3次定向降準,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1.5%,雖暫時還沒有降息,但很快就能看到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過去十年,內地已經放了三次水。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波及全球經濟危機,內地2008年9月開始降息降準,總共降息5次降準3次,下調存款利率1.64%,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1.5%。

    2011年—歐債危機,內地降息2次降準3次,下調存款利率0.5%,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1.5%。

    2014年—內地結構調整陣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不良,經濟增速下滑。調控政策上表示「不搞大水漫灌」。不過,還是經歷6次降息5次降準,把存款基準利率下調了1.5%,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下調了3%。

    借錢總要還

    放水帶來短暫的狂歡,比如股市:2014年,上證綜合指數漲到了5178點,比現在的2900點高出一半不止。放水帶來長期的隱患,比如債務率:2008年末,內地經濟整體債務率是129%。到了2017年底,已經升到了241%。

    用最生活化的比喻來說,開水喉就是借錢度日;但是,借的總是要還的。對於老百姓來說,如果說你未來的收益跑贏還貸成本,那麼你借錢這個行為會讓你生活更美好。比如很多人會貸款買房,就是賭房價一路上漲,十年後房價翻一倍,遠超過借貸成本。而且將房子出租,以租養貸,可以產生新的現金流。反之,如果市場環境惡劣,你就要願賭服輸,但是你輸得起嗎?1998年的香港樓市逆轉,還歷歷在目。

    對於國家而言,如果舉債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形成穩定可觀的現金流,並且在未來脫離了經濟補助後依然可以正常運轉(那些依靠高補貼的國防軍工、有色金屬不算),那麼就是一好棋。如果多印鈔票是為了還舊債,拆東牆來補西牆,恕我直言,只能越來越渴,而且老百姓會越來越窮。

    經濟下行期間實行貨幣寬鬆狀態,內地不是頭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有些國家,就破產了,比如幸福指數曾經很高的冰島,外債超過1383億美元、本國貨幣貶值一半。有些國家,再次雄起了,比如大至不能倒的美國。

    在滾滾洪流中,作為一名普通的投資者,應該如何避免被犧牲?我們下周一再談。

    李逸嘉

    (逢周一刊出)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实习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