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前景不明朗,港股於28000點附近膠着,而港股今年7月份回購金額破紀錄,涉及公司數目則近70家之多,略遜於2016年1月的約有80家,當時恒指處約18300點歷史低位。筆者認為現階段股份回購更多是反映企業對於中美貿易戰的擔憂有增無減,港股接近反彈仍言之尚早。
據Wind資料顯示,7月回購股份公司中消費板塊占比重最高,達到三成,其中英皇鐘錶珠寶(887)4月至今共回購1.03億股,涉資5119.4萬元;利福國際(1212)7月亦動用1.94億元回購共1171.05萬股。另外,以中國恒大(3333)為首的內房企業回購力度最大,合共斥逾3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豐控股(005)7月以來則斥資逾20億元進行回購。
股神巴菲特認為,當市場低估企業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而企業又沒有其他迫切現金需求時,股票回購便有所意義,也能增加股東的財富及權益。然而,任何涉及不道德、不良企圖的行為均不能容許,企業宜更加慎重運用股票回購作為長遠發展所需,這樣可確保股東利益。
港股處境尷尬
分析過往企業回購股份原因,部分反映了公司管理層對發展前景有信心,并認為估值被低估,所以對個股而言,屬刺激股價的利好因素。例如2016年1月恒指處18300點歷史低位,約有80家公司回購,到2月上旬大市重拾升勢,以同年高位24364點計,累積漲幅逾30%;2008年10月及2011年9月情况亦相似,當時回購公司數目分別多達119家和88家,及后市况都見反彈。
股份回購也可視作推升股市重要動力。據美聯儲資金流數據,自2009年股市觸底以來,企業通過股票回購已成為美國上市公司股票的主要買家。在過去的9年里,非金融企業已累計回購3.3萬億美元的美國股票,相當於市值的18%。然而,美股今年的大幅回購依然發生在股價高位,多家機構警示市場過度依賴股票回購推動美股上漲。
港股現時處境比較尷尬,似乎并不屬於以上兩種情况。從估值上分析,雖然港股現時市盈率約11至12倍,仍較過往15年平均巿盈率約14倍及平均巿帳率約1.5倍為低,但貿易戰負面因素未反映股值之上,而且市場并未出現恐慌性拋售,并未出現嚴重超賣情况。
從技術上來看,恒指由2016年2月低位18278點,累升83%至今年1月高位33484點計,黃金比例0.382倍首個支持位在27675點,25800點則為第二個支持位,是否見底反彈仍未得而知。
現時企業出現股份回購情况更多是由於中美貿易戰陰霾,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各國在貿易問題上采取強硬態度,令港股持續波動,不少上市公司都積極回購股份來「穩住」股價。
吳天淇
(逢周三、五、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