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慈善家田家炳 詩禮傳家大愛濟世
【編者按】「在不斷的歷練中發揮個人的最大價值,用小我的價值去感染更多人,回饋民族與國家。」昨日,官方新華社發文追思7月10日離世的香港慈善家田家炳先生,重溫田家炳事迹與「田家炳精神」(全文刊本版)。百年人生路上,田先生以一己之力創造了兩個「傳奇」前半生的「創業傳奇」與后半生的「慈善傳奇」。深厚的家學與嚴謹的家教,成就了他一生樸素慷慨、寬容濟世的高尚品質,并將此品質傳遞給子女以及千千萬萬受惠於田家炳及其基金會的師生們。本報特推出人物專題報道,回顧田先生己立立人、積善濟世,成就自己、回報社會的光彩一生,以此與讀者諸君深切緬懷田家炳先生,牢記傳揚田家炳精神。(詳刊A10至A12版)
7月下旬的一個下午,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內座無虛席,上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各界人士在這里共同緬懷一位備受尊敬的老人——慈善家田家炳。
田家炳7月10日在香港與世長辭。在99歲的人生歷程中,他用前半生書寫了從白手起家到身家數十億的創業傳奇,之后為慈善教育事業捐出絕大部分財產,更把后半生的全部心力投入到教育興國的理想中。
追思會現場布置簡單樸素,幾盆白色鮮花襯托着田家炳身穿博士服的照片,再無其他裝飾,契合老先生一生踐行的儉樸作風。田家炳的家人、曾受他捐助的學校師生、各地教育界和慈善界代表等分別上台,分享他們對田老先生的回憶。一生踐行朱柏廬治家格言
香港田家炳中學教師古運疆在台上分享了諸多「田中人」對田家炳的緬懷和敬意。其中一名校友回憶,田家炳辦公室挂着一幅朱柏廬治家格言的字畫。他曾讓學生「考」他,從洋洋數百字的文中隨便挑一小節,他就能接着背誦。古運疆說,他相信田家炳「不單是背誦、更是活出了格言中的每字每句」。
朱柏廬治家格言的500餘字,自田家炳幼年起就深深印刻在他的心中。田家炳1919年出生於廣東大埔一個詩禮世家。他的父親老來得子,對他視若珍寶,取名「家炳」寓意「彪炳百代」。田家炳生前在回憶錄中寫道,父親給了他「無邊的父愛」,但這愛「非常理智」,絕無溺愛,而是注重教愛合一,尤重品德教育。父親把朱柏廬治家格言的一字一句反覆教他,不但要他牢記,更要他實踐。
田家炳不到16歲時喪父,但父親的教誨他一直牢記,先賢古訓包含的智慧也貫穿他一生的言行,助他立業成家,更促他回饋社會。早年輾轉南洋創業,他以「己欲立而立人」的古老智慧,實踐着現代商業的共贏之道;不論是經營生意還是家庭,他都恪守父親「寧可實而不華,切忌華而不實」的教誨;在香港成就事業后,他投身慈善,「達則兼濟天下」。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治家格言中的這句話,是田家炳不忘的古訓。他曾說,自己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每日生活所需全靠勞動者提供,因此自己除了盡力多做好事、回饋社會外,更應珍惜一切資源,不能浪費。
四子田榮先回憶,父親在生活上儉樸到了極致,一套西服穿幾十年,襪子補了又補,出門自帶水杯,以公共交通工具代步,甚至曾為省幾毛錢車費提前幾站下車步行。為捐助教育變賣自住別墅
與田家炳極端節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捐助慈善事業的慷慨。1982年,已是億萬富豪的田家炳捐出八成財產,成立公益基金會,主要捐助教育事業。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后,田氏企業和基金會收入受到影響,向來言出必行的田家炳為兌現捐款承諾,變賣住了37年的花園別墅,所得5600萬港元全部用於資助內地幾十所學校,自己年過八旬卻成了「無殼蝸牛」,晚年一直租房居住。
2003年,田家炳基金會已經超支,但為了幫助香港城市大學和理工大學取得有時間限制的配對性籌款,他向銀行貸款600萬港元,捐給兩所大學。時任城大副校長的黃玉山在追思會上回憶起這件事時感慨:「借錢來捐款,這是難以想像的偉大情操。」
2010年前后,田家炳將名下僅餘的4座當時總估值達20億港元的工貿大廈業權轉予基金會,并邀請社會人士加入基金會決策機構,自己則退任為榮譽主席,使基金會從由家族管理轉為由社會人士共同管理的慈善機構。
田家炳為慈善傾其所有,而在他心中,他還擁有另一筆比錢財更值得自豪的「財富」。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我的慈善事業一直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9名子女自幼養成謙恭誠摯的待人接物態度,全家充滿愛心。這點自覺比我在財富上的成就更具意義。」
田家炳重視家庭和子女教育,比起物質,更注重精神和道德上的「富養」。在他的教育下,9個子女自小懂得勤儉節約、己立立人,也認同父親「留財於子孫,不如積德於后人」的想法。當年商討賣房捐校時,9個子女無一質疑抱怨,這在看慣了「豪門恩怨」的香港實屬難得。難怪香港國學大師饒宗頤曾親自揮毫題詞「積善之家」送給田家炳。臨終仍牽挂「教育興國夢」
田榮先在紀念父親的文中寫道,父親臨終前已不能講話,離世前一天Δ在床上寫了許多字,雖然字迹紊亂,卻仍很努力地寫。其中有一句對兒女的叮囑:每逢周六全家聚會以表親情。「爸氣若游絲,危在頃刻,但惦挂着的始終是這個家。」
讓田家炳到生命最后一刻仍然牽挂的,還有他的教育興國夢。家人說,老人家彌
留之際眼睛已看不見,顫抖的手卻仍握着一張中國地圖。地圖上以田家炳命名的學校遍及全國,彷彿在替他重复他常說的那句:「中國的希望在教育。」
田家炳年少輟學,未能完成學業是他個人終生的遺憾。他曾親眼目睹國家積貧積弱的過去,對國家的前途命運有着深刻思考。因此,他把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相連,早年投身實業不只為賺錢,也為貢獻經濟,后半生更是把全力支持教育作為貢獻國家發展的着力點。
黃玉山在追思會上表示,田家炳不只是教育捐助者,更是親力親為的參與者。他秉持「中國的希望在教育」的理念,也提出「教育的關鍵在教師」,重視教師培養和道德教育,重點扶持貧困、偏遠地區基礎教育發展。他對中國教育發展的投入和思考,讓他堪稱教育家。將「田家炳精神」傳遞下去
田家炳基金會總干事戴大為稱,基金會秉承田家炳的理念,根據國家教育發展現狀調整工作方向。近年來,基金會每年開展約70個項目,總投入在7000萬港元上下,資助範圍擴大至面向全社會,資助重點逐漸從支持硬件改善為主,轉向着重提升教育素質、加強學生全人教育等方面。
追思會上,湖南省瀏陽市田家炳實驗中學學生孫曉說,田老先生辭世那天,她與同學集體向這位未曾謀面但卻最為熟悉的老人默哀致敬,讓她感受到「田家炳精神」在所有「田中人」心里植入「共同的信仰」:「正如17年前先生訪問學校時所說,他不求回報,只希望我們把這份愛傳遞下去……成就自己、回報社會,這或許也是『田家炳精神』的核心在不斷的歷練中發揮個人的最大價值,用這份小我的價值去感染更多人,回饋我的民族與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