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博物館展香港出土文物
2018年 08月 21日 01:49    香港商报
 

  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今時今日的大都會并不是一蹴而就,在海事博物館舉辦的「東西匯流_十三至十八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覽中可知曉,臨近廣州的香港在古海上絲綢之路中擔當避風、補給等角色,所以香港從來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小漁村。海上絲綢之路更促進西方的「中國風」熱潮,展覽也帶領觀者探索船員的生活。文:Janice 攝影:馮瀚文

  海事博物館即日起舉辦展覽「東西匯流_十三至十八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展出逾200件內地及本地收藏的中國南宋至清初時期的出土文物,涵蓋了陶瓷、金銀寶石、外銷畫、石雕、古籍及地圖等。

  展沙中線發掘文物

  策展人兼香港海事博物館副總監(策展及藏品)陳麗碧表示,雖然展覽曾在2017年於德國及意大利羅馬舉行,不過這次是以2017年的內容為基礎,加入於香港發掘的文物展出。如展覽的重點之一是2016年於西貢糧船灣打撈的約有千年歷史的宋代船錨,經過了博物館兩年的修復及研究后首次展出。該碇石是木石船錨的其中一個石制組件,碇石的形狀又與日本博多灣、福建泉州及「南海Ⅰ號」沉船的相似,體積較小,初步推斷是來自外地的商貿船隻,香港史學會董事兼執行總監鄧家宙表示:「從船錨大小,可以判斷船有多大,帶了多少貨物。若要補給是不可能去偏僻之地,而且還帶貨物,這個地方一定是安全。可以推斷,宋代的香港是個經濟繁榮的地方。」

  2014年曾於聖山北(即沙中線宋王臺地鐵站工地)掘出的陶罐、錢幣等文物亦會在是次展覽中展出,當中的陶瓷主要來自浙江的龍泉窯及福建的磁灶窯,其中最具觀賞價值的是龍泉窯碎片「龍泉外蓮瓣內底貼雙魚紋折沿盤」,展品飾有模印雙魚及蓮瓣紋,魚紋代表富足,而蓮花則是宗教紋飾。龍泉窯更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元代時期大量運銷於海外,直至清代中期以后才衰落。

  揭秘船員生活

  進入展廳,映入觀者眼簾的是大小不一的地圖。「當時的船員便是利用地圖查看方位、避風以及補給的位置。」陳麗碧對記者講解。由於要避免受光與熱的損耗,這些地圖每次只能展出3個月,之后要收藏9個月才能再展出,難得一見。展覽同時展出在廣東汕頭南澳縣發現的明代沉船「南澳Ⅰ號」,與在廣東陽江海域發現的南宋嘉定年間沉船「南海Ⅰ號」的出水文物。在沉船中,不止發現源自不同窯址的瓷器,更有不少生活用品。食物類有核桃皮、橄欖核、荔枝核;亦有文房用品朱砂和硯台;還有各種做工精緻、品相精美的金器,譬如金頸鏈金環、金手鐲等,參觀者從中可窺探船員的海上生活。

  17世紀曾興起「中國風」

  每逢講起絲綢之路,必定會提及中西文化交流,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商品揚帆過海走向世界,各國貨物也銷往內地,使「中國風」的藝術裝飾風格在17至19世紀掀起過一股熱潮,無論是瓷器上的圖案、漆器上的紋飾、牆紙上的人物、龍、鳳等,均成為西方人的創作靈感。而且還與當時的洛可可風格結合,設計出獨特的「中國風」。展品「青花山水花草紋執壺」為外銷壺,集合了鬱金香、中式山水、歐洲卷草紋、小丑面譜等裝飾;「銀鏨『三英戰呂布』龍柄馬克杯」的杯身刻畫《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但馬克杯為歐洲人喜愛的一種器具,故器物兼具了東西文化的韻味。從展出的文物足見西方人對這些外銷器具的熱衷,而正正是靠着海上絲綢之路才引領這股「中國風」。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11月11日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5時半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下午7時地點:中環八號碼頭香港海事博物館門票:成人港幣30元;長者(60歲以上)、全日制學生、兒童(18歲以下)、殘疾人士(及一名陪同看護人員)港幣15元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