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結束,一如預期并未帶來突破性進展。中方表示,雙方進行了建設性、坦誠的交流,并將就下一步安排保持接觸;美方則稱,彼此就達至公平、平衡、互惠的經貿關系交換意見。事實上,中美貿易爭議醞釀至今,無人期望短短兩日的商談能夠達成共識;畢竟,目前的內外條件均不適切,而更重要的是,雙方仍在貿易關鍵議題上存有重大分歧。
首先,從態度看,試問美方倘仍緊握拳頭,又豈容易跟人握手言好?正當貿易談判進行之際,美國便如期向中國實施第二輪加稅措施,向總值16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貨品加徵25%關稅;有鑒於此,中國亦不得不進行對等反制,向美國等值進口貨品加稅還擊。假如雙方希望和談成功,就誠應至少暫時停火,而非繼續向對方開火;在美方堅持搞對抗的背景下,一切對話自然難有突破。
美國中期選舉逼近,也為談判增添政治阻力。有外媒引述消息人士說,在11月6日的中期選舉前,中美雙方都不會重啟談判。的確,總統特朗普所屬的共和黨選情告急,民主黨頗大可能重奪國會的多數地位。故此,特朗普不排除會故伎重施,在選前進一步加大政治炒作力度,包括再次高舉民粹大纛,以至死咬中國威脅論不放。換言之,為達選舉之目的,美國當局將視中國為犧牲者。
中美貿易談判的爭執焦點,除了關系形而下的利益之外,還牽涉到形而上的意識形態所謂貿易公平。就在兩國談判前夕,特朗普已聲言,除非得到一份公平(fair)的協議,否則他們不會達成任何共識;在昨日美方聲明里,公平一詞也是排在首位。好了,公平到底是什麼?在特朗普眼中,美國對華出現貿易逆差,所以中美貿易存在不公平。然而,在普世價值里,公平不在於結果,而是在於過程,即確保雙方在自由、開放、平等的平台競爭;也就是說,中國貨比美國貨好,以致美國人進口中國貨的意欲及規模,比較中國人進口美國貨的為多,難道這不是公平嗎?反過來,莫非動輒向進口貨品加徵關稅,才是公平的應有之義?相信不單中國,全世界其他地方對此都不會認同,而這亦不符合世貿的既定貿易機制。中國基於自身的發展條件和經濟環境,正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但是中國擴大開放的舉措,包括願意多買美國貨的表態,并沒有獲得美國善意的回應。相反,白宮對華制裁的舉動日益升級,試圖打壓「中國制造2025」等產業發展、阻撓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如此這般的「公平」,其實是在「美國優先」的口號下,行經濟霸權之實!
說到底,特朗普的不少「神邏輯」,從來跟普世價值背道而馳。較早時,中國已正式對世貿起訴美國對華160億元進口貨品徵稅,試圖在國際機制內解決貿易紛爭。始終,要維護自由貿易,以及維護多邊貿易體系,理所當然要符合公平原則;這個「公平」不是特朗普式的「公平」,而是世界主流共識的「公平」。環球各地誠應向特式貿易戰齊聲說「不」,共同捍衛公平貿易和自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