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中企應對貿易戰各師各法 拓一帶一路商機分散風險
2018年 08月 26日 23:45    香港商报
 

  中企應對貿易戰各師各法 拓一帶一路商機分散風險

    中美貿易戰爆發後,尚未有緩解迹象,面對變幻莫測的貿易環境,中國企業如何應對?有的放棄美國市場轉投新市場;有的轉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廠房輸出產品;至於內需企業受貿易戰影響極微。

    香港商報記者 姚一鶴

    今年7月6日貿易戰明顯升級,中美之間互相對價值340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加徵25%的關稅,同時還有160億美元的商品清單擇日徵收關稅。7月10日,美國宣布準備對另外2000億美元中國產商品加徵關稅,隨後,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已準備好對價值5050億美元的全部中國出口美國商品徵收關稅。7月11日中國反制,中國商務部表示,美方以加速升級的方式公布徵稅清單,是完全不可接受的,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作出必要的反制。

    民眾證券董事總經理郭思治認為,中美貿易戰對雙方都不利。他把中美貿易戰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美國不斷出招,中國起初不想搭理,慢慢極力迎戰;第二階段美國招數殆盡,自身國家的一些出口產品例如牛奶、肉類等出口受到影響;第三階段就是談判,雙方最終共同尋找解決方法。

    「我認為現在應該是處於第一階段的末尾。」郭思治認為:「特朗普應該是沒想到中國的回應如此強硬,本來一直預測會到美國大選貿易戰才會了解,但是目前看很有可能在大選前就有所改善,因為畢竟貿易戰對雙方都沒有什麼好的影響。」

    內需企業處變不驚

    中國許多行業都受貿易戰波及,不過內需企業無懼這方面的挑戰。從事豬肉食品業務的萬洲國際(288),該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萬隆被問及中美貿易戰對公司影響時表示,對集團業務確有產生一些影響,但強調集團已作出應對措施作調整,將原由美國出口至中國的豬肉,轉出口至其他地區,以抵銷所帶來的影響。

    萬隆續指,萬洲國際為全球消費品企業,由美國出口至中國已下降20%至30%,而出口至韓國則按年升50%,另外集團亦有出口至墨西哥、日本等地,強調集團會繼續擴展客戶群,以減低貿戰帶來的影響。至於中國向美國進口大豆加徵關稅,會否令飼料成本上升,萬洲國際方面表示除從美國進口外亦有從巴西等進口大豆,並不擔心飼料短缺或成本上升的問題。

    體育用品品牌李寧(2331)的CFO曾華鋒早前在中期業績會上亦表示,面對中美貿易戰,公司影響並不大,因為公司主要依靠內需為主。但貿易摩擦有機會影響經濟,故公司第四季態度會較謹慎。

    資深投資銀行家、中國人民大學講座教授溫天納認為,對於李寧、安踏(2020)這類內需為主的公司,中美貿易戰對其影響比較輕微。但貿易戰會造成市場的一些不穩定,可能會影響消費者購買力,但都是間接性的,相信不會對企業和產品有太大的影響。

    近年眾多中國內地企業亦明白不應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很多企業將生產線或目標市場轉投去其他國家分散風險。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企海外投資和併購,除了美國,緊隨其後的是英國、德國、澳洲。值得注意的是,中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併購交易,2017年完成了69宗,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其中41宗披露的交易總金額約87億美元,成績十分搶眼。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潛力大

    2018年一季度,內地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的52個國家合計非金融類直接投資更達36.1億美元,同比增長22.4%,佔同期總額的14.2%,主要投向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越南、老撾、巴基斯坦、緬甸和泰國等國家。

    例如近年主力拓展環保業務的光大國際(257),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進展理想。該公司行政總裁王天義表示,與合作夥伴亦維持良好關係,位於越南垃圾發電廠項目,將於今年9月底正式投產,波蘭的收購項目亦使公司效率及管理得到提升及改善。集團未來亦繼續物色更多海外項目,相信海外項目不太受到中美貿易摩擦影響。

    王天義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均有發展環保能源的需求,公司除了會繼續發展越南及波蘭項目之外,未來亦會觀察澳洲、新加坡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機遇。他說,目前海外業務佔收入比例仍然少於2%,期望未來將海外業務佔收入比重提升到雙位數。

    不過,郭思治認為,中企遷廠去海外亦有相當的限制,很多中企運作需要大量人手和機器,即使要轉投到一個新地方,也需要時間,買地皮、建廠房等,即使是找到工人培訓亦需要時間,一套下來可能就需要一年半載,屆時中美之間的關係可能已經緩和了也說不定。

    溫天納認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確實中企海外投資是一個不錯的新方向,確實也是一條出路,但短期似乎很難吸收太多,若中企有意投資去其他國家,他認為日本、歐盟和美國也是一個鼻孔出氣,未必是好的選擇。

    出口企業受打擊最大

    目前中國出口所受的影響相對更嚴重一些,尤其是銷往美國的,不管公司怎麼做,銷售都會受到暫時影響,進口去美國的商品因為關稅及匯價影響,商品定價必定推高,導致消費者不買單,打擊銷情在所難免。

    面對出口去美國困難越來越大,不少中小型中國出口企業積極尋找新市場。從事通用機械零件、電子產品和汽車配件出口的巴法公司總經理王文英向媒體大吐苦水:「自今年4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執意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後,我直接推掉了原本要在9月份去參加的芝加哥工業展,轉而參加了6月的日本工業展。」

    王文英坦言,公司的毛利率不超過 20%。按照以往美方做法,肯定會把關稅套在進口商頭上,屆時沒什麼談判餘地。幸好,巴法公司在日本工業展上接到不少意向訂單,公司憧憬在日本市場大展拳腳,明年銷售額更上層樓。王文英批評美國人做生意比較「善變」,導致他們選擇放棄美國市場。

    【焦點企業】中企美國設廠開闢新財路

    特朗普以美國優先為其政策核心,如果在美國設廠主打美國市場肯定最不受中美貿易戰影響,福耀玻璃(3606)可說是少數時機掌握得剛剛好的中國企業之一。2016年10月該公司宣布赴美國開廠,現時該美國廠房已開始運作。突如其來的中美貿易戰,令福耀玻璃再次成為輿論焦點。

    福耀玻璃當年選擇在美國傳統上的重工業集中地帶俄亥俄州投廠,該公司董事長曹德旺透露,在美投資已經轉虧為盈。他更直言,除了人力,中國什麼都比美國貴,特別指出中國製造業的成本太高,其綜合稅務比美國高35%,認為這是中國「現在製造業踟躕不前」的原因之一。

    他亦認為,在美投資加關稅不是問題,因為他們在美國基地已經建成打「組合拳」,把中國內地跟美國的基地結合起來。反而貨運是問題,譬如海運缺貨櫃,美國出台裁掉三分之一駕駛員等政策,是公司運營的不穩定的因素。

    無獨有偶,2017年11月12日,中國威海輪胎製造商三角集團亦宣布在美國投資新建年產500萬條乘用車輪胎項目和年產100萬條商用車輪胎項目。該公司在美國金斯博羅一處1449英畝(約30個維園面積)廠址建兩家工廠,並獲得州政府及埃奇庫姆郡合共1.52億美元的投資激勵優惠,亦即為投資額的40%,吸引力極大。

    美國設廠優惠多

    據了解,三角輪胎美國建廠不僅享受到眾多政策優惠,而且生產輪胎當地銷售便不存在增稅壓力。目前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美國僅對中國的輪胎徵收關稅較高,海外建廠不失為一種來規避巨額關稅的方法,同時也拓展了海外市場。

    對不少中企來說,到美國一些偏遠地區投資,有優惠當然吸引,政府的熱烈歡迎態度也使他們放心。而且中企生產的產品不少最終都是銷往美國,將生產地搬到美國,減省不少運輸成本。

    天津財經大學教授李煒光憂慮,中國企業目前的實際稅費負擔過高,當一些企業在美國的開拓成功,可能會有更多的企業仿效,屆時中國製造業很可能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