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企利潤同比增速續降 貿易戰或拖累未來指標
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7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1%,較前值略微回調0.1%;7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6.2%,增速較6月份下滑3.8%,創二季度以來新低。受訪專家認為,雖然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但仍然維持在一個不錯的增長水平。未來,隨着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和中美貿易戰的升級,工業企業利潤不可避免將受到影響,增長速度或將持續回落。
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見習記者 何文鑫
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數據顯示,1-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913.2億元,同比增長30.5%;集體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5.2億元,增長4.1%;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7801億元,增長21.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9422.4億元,增長7.5%;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215.1億元,增長10.3%。
行業方面,1-7月份,採礦業實現利潤總額3366.7億元,同比增長53.4%;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33084.4億元,增長14.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2587億元,增長17.8%。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解讀稱,總體看,隨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工業利潤持續快速增長。主要表現為: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繼續顯現,成本持續下降,槓桿率繼續降低;二是業企業效益保持良好態勢,盈利能力明顯增強,產成品存貨周轉加快;三是新增利潤主要來源於石油、鋼鐵、建材、化工等行業。
國企受惠於供給側改革
數據顯示,1-7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2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9個行業減少。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增長4.5倍,增幅最大。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7.8%,增幅排名第二。而汽車製造業隻增長了1.6%,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0.9%。
數據還顯示,1-7月份,新增利潤較多的行業主要是:石油新增利潤1145.1億元,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利潤比重為20.1%;鋼鐵1139.5億元,佔20%;建材797.5億元,佔14%;化工721.1億元,佔12.6%。這些行業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66.6%。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但仍然維持在一個不錯的增長水平,說明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影響下,市場供需較為平衡。他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體制上的改革,行政調控實際上是供求數量上的調整,國企的重化工行業效益都得到了改善。
「國企是供給結構性改革的主要受益者,對於私企而言,國家補貼、產業政策很少兼顧到。國企大多壟斷了某一領域,沒有放開競爭,技術含量不高,受到各種產業政策的扶持。即國企是在一個溫室下經營的,這種利潤增速根本不能反映它的競爭力。」曹建海說。
貿易戰或影響未來增速
從單月來看,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151.2億元,同比增長16.2%,增速比6月份放緩3.8個百分點,為連續第三個月放緩。分析人士指出,內地經濟放緩和美中貿易戰讓中國日益承受更大的壓力。
曹建海認為,中美貿易戰對國企的基礎材料影響較大,比如鋼鐵、鋁會受到一定影響,因為美國對所有的鋼鐵鋁徵收關稅,鋼鐵和鋁的對外出口會因此而萎縮。總體而言,除了鋼鐵和鋁行業外,中美貿易戰對國企的衝擊並不大,而影響較大的是像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比如電子產業,也就是說,廣東地區經濟受到的衝擊會較大。
不容置疑,中美貿易戰對私企影響大一些 ,因為私企生產的國際貿易產品較多。
瑞銀(UBS)分析師警告稱,如果中國被徵收更多關稅,未來市場將迎來更大的負面影響。「如果所有美中貿易都被徵收關稅,我們估計這一風險情形帶來的第一輪影響將以亞洲(日本除外)利潤下降4%為開端,其中IT硬件、工業和汽車行業將受到最沉重的打擊。考慮到資本支出減少等間接影響,中美貿易戰第二輪的影響將帶來更大幅度的利潤降低,利潤降幅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