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著名作家走進山西翼城 傾聽華夏歷史回聲
2018年 08月 30日 23:54    香港商报
 

    著名作家走進山西翼城 傾聽華夏歷史回聲

    10000年前華夏文明的主要發源地之一,7000年前的「棗園文化」,4000年前的「堯封唐侯」「舜耕歷山」,3000年前的「剪桐封弟」……這些古老而美麗的傳說,讓山西翼城這片浸潤着文明汁液的土地在歷史的霞光中熠熠生輝。8月22日——25日,10位全國著名作家走進翼城縣採風,感受雲海磅礴的歷山、壯美寬闊的舜王坪、文化厚重的古城、古樸優雅的山村民俗,尋訪「唐堯故地、晉國源頭」的遺蹤,為今後創作積累豐厚的文學素材。 文/王志峰 攝影/王紅凱

    登上歷山感受壯美風光 在古村落和四聖對話

    8月23日,「著名作家看山西——翼城行」採風團登上海拔2358米的歷山主峰舜王坪,感受大美歷山的清涼舒爽和舜耕歷山的古風古韻;走進供奉「堯、舜、禹、湯」四位先賢的四聖宮,和四聖進行時空對話,探尋華夏文明的歷史源頭;走進宋朝開國大將曹彬故里曹公村古村落,體會中國古代王侯將相尊貴繁華之後的世事變遷和興衰更替。

    歷山位於山西省南部中條山脈的東段,是華北最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華北和黃河中下游保存下來的唯一一片原始森林。相傳舜王當年耕治此山時,編制了中國最早的曆法——《七十二候曆》,故後人稱此山為歷山。歷山景區峰巒疊翠,奇峰高聳,峽谷清幽,林密草豐,保存有大量珍稀動植物,享有「華北生物資源寶庫」的美稱。歷山主峰舜王坪是華北地區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亞高山草甸。前不久歷山被中國氣象服務協會認證為「曆法之源」。

    作家一行一早驅車從翼城縣城出發,經過兩個半小時蜿蜒盤旋的山路來到歷山主峰腳下。一下車,作家們就被眼前寬闊廣袤的草甸所吸引,並且切身感受到了不同於山下的清涼爽快。大家沿着修建平整的木板路向山頂進發。沿途參觀了「舜王廟」「舜耕犁溝」「奶泉」「舜王床」等景點。山西省作協副主席葛水平多次登上過歷山,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感受。看着遍地的花草,她頗有感觸地說:「時值初秋,如果早一個月來,這些花草比現在開的還要茂盛。」歷山最高點是南天門。從南天門向四周望去,可以看到翼城、沁水、垣曲三縣地域。中國作協原副主席黃亞洲眺望着遠方,動情地說:「一景看三縣,天下少有的景觀啊。」平時酷愛體育鍛煉的黃亞洲,在歷山頂做了86個俯臥撐,得到了大家陣陣喝彩聲。他說,這是人生最難得的一種體驗。

    從歷山下來後,一行人來到翼城西閻鎮曹公村觀看了當地精彩的醜花鼓、河蚌舞、西閻民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及少兒武術表演。濃郁的民間風情、優美的藝術造型和認真投入的表演贏得了作家的陣陣掌聲,他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民間藝術。

    隨後,大家又來到了位於曹公村的四聖宮參觀。四聖宮是全國唯一一座供奉「堯、舜、禹、湯」的國保單位,創建於元代,建築保存比較完整,中軸線由南向北建有舞樓、獻殿和正殿,東、西兩側有廊房和看樓。其中舞樓建於元代至元年間,造型古樸莊重,為中國現存較早的戲台之一,是元代戲台建築中的佳作,對研究中國戲曲發展史具有重要的價值。作家們繞有興趣地探討四聖的歷史功績,並對四聖像進行頂禮膜拜,一致表示在山西找到了華夏文明的源頭。

    曹公村2016年被確認為中國傳統村落,2017年被評為山西省歷史文化名村,近日又通過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的評審。該村因是宋朝開國大將曹彬的故里而得名。明清時期,該村有多戶名門望族,建有多處高樓大院。時至今日,村裏還保留有十幾戶明清院落,被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作家走進明清大院,了解各戶宗族歷史,詢問村民現在生活。面對如此多的古院落,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西安市作協主席吳克敬說,要重修這些建築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但無論有多大困難,縣裏也要克服困難開展這項工作,這是翼城的歷史和財富。

    在古城觸碰歷史記憶 認識真實的晉國古綿山

    行走在翼城縣城、村落、山川等各個地方,目之所及、耳之所聞,總會在經意與不經意間觸碰到歷史的記憶。

    8月24日上午,作家採風團在翼城城內古城關帝廟、木石四牌坊、御史第等文物景點,再次觸摸到了歷史在這裏留下的文化脈絡。作家們在集體登上古綿山之際,第一次真正認識了「割股奉君」介子推的忠義。

    翼城縣城內關帝廟,始建於清乾隆七年,有春秋樓一座和東西配殿三座。坐守江山的關帝像每天迎接着四方賓客的朝拜。翼城縣博物館位於關帝廟內。在「晉國源頭」圖片展廳,作家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堯封唐侯」「剪桐封弟」的故事。知道了漢代的大將軍衛青、唐代的國學大師尹知章,均出自翼城。宋朝的宰相文彥博曾在翼城擔任知縣,明代萬曆皇帝的母親孝定李太后祖籍在翼城。在「風竹驚鶴圖」石碣前,大家非常驚異小縣城竟然有如此雕刻精美的石碑。天津市和平區文聯主席秦嶺建議,如此寶貴的文物一定要好好保護。

    位於縣城內的木石四牌坊,保存完好,是全國重點文物。兩個牌坊遙相呼應,素有「桐封第一觀」之稱,成了翼城的一道獨特景觀。作家對木四牌坊的精細構造,對石四牌坊的精美雕刻讚歎不已。天津市作協副主席肖克凡說,面積不大的石四牌坊上雕刻了210多個惟妙惟肖的人物,70多隻活靈活現的麒麟,這是非常珍貴的古建築,在其他地方很少見。

    御史第是清代建築,四合院布局,是清代督察院左副都御史上官鉝的故宅。最為值得稱道的是其長兄上官鉉、仲兄上官鏗俱中進士,「兄弟三進士」成了當地的佳話。作家們從翼城現在的教育事業在臨汾名列前茅的實際中,總結出翼城是一個有?賢德好學優良傳統,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的地方。

    「為了尋找那把火,這五百多級陡峭的台階,是必須走上去的,我還要背負那麼多的尊敬」這是中國作協原副主席黃亞洲在踏着500級台階登上翼城古綿山之後,在他的詩中表達的感悟。古綿山位於翼城縣城西北方向五公里處,佔地260畝,當地人稱為孤堆坡山。遠遠望去,該山就像一口倒扣着的大鍋,所以又稱為覆釜山。當地一直流傳着一個故事,當年介子推和母親為了躲避重耳隱居此山,後被重耳放火燒死在山上。經歷史考評,當年翼城是晉國都城,介子推是當地人,此山是真正介子推隱居之山。採風團的黃亞洲、秦嶺、胡學文、葛水平、李曉東等作家頂着驕陽,徒步500級台階,踏上了通向供奉介子推及其母親的「潔候祠」。他們說到了真正的古綿山,就要用獨特的方式表達他們對這位晉國臣子的尊敬和景仰。

    懷着對歷史的敬畏 作家為翼城文化旅遊出謀劃策

    在參觀了翼城縣境內一些有代表性的旅遊景點和歷史遺蹤之後,作家們對翼城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和優美壯觀的自然景觀讚歎不已。目前,翼城縣在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提出了發展全域旅遊的戰略思路。為推動該縣的文化旅遊業快速發展,作家們紛紛為其出謀劃策。

    中國作協原副主席黃亞洲建議翼城要像南方某些地方設立「開魚節」一樣,設立「舜耕節」或「堯舜禹湯」文化節,和當地傳統廟會等活動融合在一起,讓人民群眾通過一種儀式來尊重和紀念先賢文化,並將其不斷傳承和發揚光大,以此來提高當地的文化軟實力。

    順着黃亞洲的思路,天津市作協副主席肖克凡說,「舜耕節」當天通過學校給每個孩子發放一袋土、幾粒種子,讓孩子們自己栽種,從小就讓孩子懂得土地的意義,培養孩子對土地的感恩之情。

    《中國武警》雜誌主編王久辛認為,翼城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翼城的文化教育要從全縣的3萬多名中小學生抓起,教育部門要承擔起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重任,在起根發芽時就把傳統文化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孩子們,讓他們從小樹立鄉愁情懷。

    河北省作協副主席胡學文提議,以曹公村古村落大戶侯姓人家為原型,搞一個劇本徵集活動,這樣一方面可以深入挖掘傳統古村落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曹公村乃至翼城縣的知名度,以此推動全縣的旅遊業發展。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