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實習記者黃馳瀚報道:大自然界不少生物有集群特性,如鳥類會在天上群飛避開獵食者、螞蟻會互相支撐形成鍵狀或球狀通過不同環境,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團隊從中得到靈感,研發首個可變形「納米機械人」。只需要調節磁場的振幅及頻率,便可令數百萬個獨立分散的磁性納米粒子,組成有不同的形態變化的微型群體。研究結果日前在頂尖國際科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發表。
載藥至血管或可治中風
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副教授張立指,每個納米機械人只有頭发厚度的千分之一,利用微創導管、靜脈注射等技術,可將納米機械人置於人體不同的微小管道內活動,被磁場影響的納米粒子可以相互協作,隨意在人體內進行變形,包括伸縮、組合、分裂,令它們可以通過不同大小、闊度的管道,此技術可應用於在生物醫學層面,現正與中大醫學院合作進行研究。他又指,由於納米粒子是氧化鐵(Iron Oxide),可於人體內降解,安全性較其他物料高。團隊正進行動物實驗,日后有望利用納米機械人作為載藥的工具,注射至腦部清除血栓,以治療缺血性中風,期望在5至10年后進行人體臨床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