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穴墓群之亡羊補牢
趙陽
屯門友愛邨愛廉樓對開空地,為阻止人聚眾賭博,耗資20萬興建了「穴墓群」半球體,由於造型實在奇葩、極像墳墓,引發了街坊的不安。近日,運輸署派工人實施拆除工作。公眾見狀紛紛批評,如此又建又拆實在是浪費公帑。
浪費完全可以避免
相較於動輒千萬乃至上億元的工程,20萬元的工程緣何如此引人關注,又為何如此刺痛公眾神經?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有關部門懶政。事情的起因是皇珠路上的這片空地曾有人長期聚眾賭博。根據運輸署的公開答覆,「在諮詢警方及其他相關部門後,安排工務部門於該位置以岩石鋪砌小丘園境」。當初的設計經過怎樣的論證?是否有吸納專業的意見?又是否考慮過公眾能否接受?市民的不滿和痛心,並不是僅僅在於此項工程花費多少,而是在於這本是一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浪費,只要有關部門設計之初稍微動動腦筋,徵求專業意見,換位思考公眾的接受程度,這樣的浪費完全可以避免。二是有關部門草率。顯然運輸署關注到了媒體的報道和公眾的強烈意見。知錯即改固然值得肯定,但是怎麼一個改法,同樣要面對公眾的評判。倘若一拆了之,市民一定肉痛於公帑的浪費,而且,還一定會追問兩個問題:拆下來的原材料如何處置、是否可以再利用?拆除之後又有哪些計劃和措施?倘若在「拆」的同時,有關部門能為公眾釋疑,那麼至少會贏得「知錯就改,亡羊補牢」的尊重。
城市治理要善作為
其實,城市這麼大,事情又如此繁雜,掛一漏萬有時候的確是在所難免。我們當然不能苛求運輸署每一樁每一件事都做到盡善盡美,但是,納稅人有理由期待政府管理機構,在城市治理的過程中,能作為、善作為,不斷提高治理水準,即使是亡羊補牢,也要體現出管理能力和智慧,從而贏得民心、重獲聲譽。我建議從三個方面手:
一是要傾聽民意能作為。政府管理部門一定要時刻眼於公眾利益,牢記「事關公眾無小事」,既要及時發現公眾反映的問題、城市治理中存在的難題,又要在政策和措施出籠前,充分徵求公眾意見。這樣就能夠避免城市的治理僅僅停留在「有行動」,也能夠盡可能地避免城市的治理水準停留在「有作為」。想得到「能作為」的評價,最核心的依據就是大多數公眾是不是滿意。所以,從「有行動」到「有作為」再到「能作為」,是政府有關部門在城市治理過程中的不同層次,是對一個城市治理水準的考量、管理智慧的考驗。
二是要尊重專業善作為。尊重專業意見,是提高決策質量的重要途徑。就拿「穴墓群」的建與拆來說,專業力量定會給出更好的答案。比如,在最初建設之時,完全可以把「墳地」的造型改為動漫景觀,既避免了視覺的不適聯想,又能夠吸引年輕人特別是孩子的興趣。再比如,已經建成的岩石小丘,也可以不一味的拆卸,可邀請創意專家進行重新設計和改造或是活化利用,還可以藉此機會搞一個市民創意大賽,激發公眾的創新熱情,變壞事為好事。善作為,是對城市治理能力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有關部門在既主動擔當,又能夠在資源有限的基礎上,運用智慧、群策群力,實現創新無限。
三是要不斷反思改進作為。其實,不同地區的奇葩工程早已有之:早前葵青區一個安全島,出現由磚頭建設的藝術品,被嘲諷是小龍女居住的「古墓」,不足三個月就在外界壓力下拆除;魚涌兩個基座極大被笑稱不能避雨的「避雨亭」,也在兩個月內拆除。這些教訓本應該被有關部門汲取,並在此基礎上不斷改進,不能讓「歷史不斷重演」。有關部門應建立同類事件的經驗反饋機制,方能夠在亡羊補牢中不斷改進,提高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