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貨幣危機仍會蔓延
易憲容
我在早幾天就撰文指出,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危機在短期內很難結束,投資者要特別當心。話剛說完,新興市場貨幣危機又風起雲湧。
在上個星期四新興市場的貨幣又出現大動蕩,當天阿根廷披索出現崩盤式大跌,一度急跌21.7%,最低報1美元兌41.3618披索。為了支持貨幣匯率,阿根廷央行不得不下重藥,突然大舉加息15厘,把主要利率上調至60厘,企圖以此來力挽狂瀾。受此影響,土耳其當天傳出央行副行長將會辭職後,里拉急劇下跌,一度下跌5.8%。儘管里拉沒有再跌穿7里拉兌1美元,但里拉經歷8月中的危機,上個星期累計下跌了11%。當天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也出現拋售潮,印度盧比下跌到歷史新低,印尼盾急劇下跌至3年新低,南非蘭特也下跌超過了3%。
新興貨幣跌勢不止
為了緩解金融危機,阿根廷總統馬克里向IMF請求加快撥放500億美元後續貸款額度,央行也把基準利率一口氣調升至全球最高60%,但仍止不住披索狂跌。土耳其政府也加碼祭出穩定匯率的最新措施,其央行表示將減少里拉存款的扣繳稅,調高美元存款的扣繳稅額;當天土耳其里拉出現了反彈,但8月月線仍然還是下跌了25%。
在上個星期五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暫時反彈之後,9月3日又開始下跌。當天阿根廷披索在措施公布後即挫4.4%;印尼盾也創下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的低位,跌穿了15000盾兌一美元的大關;而土耳其里拉也下跌了2.8%;南非蘭特、俄羅斯盧布及印度盧比最新分別下跌1.22%、0.96%及0.29%。可見,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下跌並沒有停止,新興貨幣貶值震蕩在什麼時候結束也是相當不確定的。
因為,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危機更多是這些國家本身的問題所造成。即這些國家政府都希望通過過度融資、過度負債來拉動本國經濟發展,結果導致貨幣嚴重錯配,企業及國家外債負擔十分嚴重。比如土耳其2016年經常帳逆差為331億美元,2017年升至473億美元,預料今年赤字將攀升至516億美元。與此同時,土耳其外債也不斷膨脹,今年第一季度,外債總額達到4667億美元,佔GDP比重達52.9%,但外匯儲備只有850億美元,外債的覆蓋率(外匯儲備與外債比)低於20%;而企業債務中,有40%以上是以美元計價,可見早幾年土耳其的經濟增長基本上是由外債所拉動。
不可低估外債赤字風險
目前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的銀行抗風險能力,在執行《巴塞爾協定三》規則下,比過去是有所增強,因此,當這些國家出現貨幣危機時,相信不致於造成全局性的骨牌效應,但對於個別新興市場經濟體來說,還是存在相當不確定。比如,阿根廷和南非等,情況不一定樂觀。阿根廷2017年外債規模約2330億美元,佔GDP約40%,遠高於20%的國際警戒線;而南非外債規模超過1400億美元,外匯儲備只有約400億美元,兩個國家的外債覆蓋率都很低;加上面對龐大的財政和貿易赤字壓力,這些國家的經濟及貨幣都顯得十分脆弱。
當然,當前新興市場國家的最大風險,是其經濟體的脆弱性,是其過度的信用擴張及過度依賴外債推動經濟增長。所以,當發達國家的量化寬鬆政策全面收緊時,資金回流,其問題很快就暴露了出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隨美國經濟全面向好,美國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速度只會加快而不會減慢。在這種情況下,美聯儲的加息,美元的強勢都會導致在國際市場流動的30萬億美元加速流出新興市場並回流到美國。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必然會導致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要承受更大貶值壓力。再加上全球經濟在中美貿易摩擦下增長放緩,未來全球金融市場震蕩可能會有增無減,這些都容易造成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進一步的震蕩。
所以,新興市場國家的這場貨幣危機短時間內難以結束,投資者及企業要特別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