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頗的反填海理據
李哲
數學專業的人,一般少評文學;文學專業的人,反過來則少評數學。早前,有位社工幫政府為全民退保計數,結果計出一個只夠維持不足30年的方案來。凡此種種,說明一個專業領域內的人,未必連帶通曉其他專業,不排除會弄出貽笑大方的結論,更莫說可能令人易犯訴諸權威的謬誤。同理,一位昔日的天文台台長,對其專業領域內的事情或許了如指掌,但對於天文以外的範疇,就很可能最好少說為妙,務必胡亂以專家口來消費頭頂的專業光環。
倒錢入海?勿計出不計入!
譬如,形容興建人工島等於把全部政府儲備倒入鹹水海,並稱之為可能是場「一鋪清袋」的「世紀大賭博」云云。的確,填海造地的成本不低,惟不少意見已指出,這可能較收購棕地、農地之類更加便宜。再加上,填海所得土地實可產生效益,故在計算上不能夠「計出不計入」,只講付出不談收獲。畢竟,填海或涉興建供水、供電、道路以至鐵路等基建,以致成本可能較高,但問題是,這些錢是白花的嗎?由民生到經濟難道不會受惠嗎?事實上,即使拿棕地、農地發展,也可能同涉興建供水、供電、道路以至鐵路等基建。雖然,究竟填海可以產生多少效益?不同人或有不同演繹。然而,要說填海是「只賠不賺」甚至等同「倒錢入海」,卻是嚴重「計錯數」或「不懂計數」的歪理指控。
人口或見頂?也要減密度!
意見亦認為,香港人口即將見頂回落,據政府推算,經過2043年的822萬人口高峰之後,至2066年便會降至772萬人,因此無需要大幅填海和建人工島云云。這個計算的誤點,乃是只談人口數量,而沒考慮人口密度。
香港地狹人多,人口密度之高早就聞名於世,近年大量房及納米樓的出現,部分單位面積跟一個車位甚至一格監倉無異,實在令普羅市民搖首嗟嘆,反問我們為何淪落至此蝸居境地。資料顯示,香港人的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61平方呎,反觀新加坡則為香港的2倍,台灣更是香港的3倍。所以,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的重點,不單在於滿足住屋需要,還在於提高人均居住的面積。況且,當公屋輪候冊的等候時間突破5年,積壓的總申請個案多約27萬戶,另有研究亦指,現時全港的房戶突破了21萬戶,若以全港住戶平均人數2.3人計算,即分別涉及50萬至60萬人——由是觀之,難道香港真箇不需要大規模地拓地,包括興建可以容納數十萬以至上百萬人的人工島?難道我們還有「餘地」可以奢談?
創科不要地?不要太離地!
再者,有指近年經濟朝創科方向發展,即不須太多人口及土地去支持,甚至說「要發展就要有地」只會將香港「推至經濟死胡同」云云,說法同樣存在極大偏差。的確,創科產業的人口和土地需求較少,但卻不代表這不須要任何土地。最近《經濟學人》就有一篇題為《Peak Valley》的封面文章,直指美國矽谷的人才和企業正在撤離他投——理由是甚麼?一大主因就是成本貴!包括居住成本太貴!畢竟,矽谷不是一個「虛擬」地方,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地方,許多人才都要「實實在在」地在這裏生活。始終,人類社會不能脫離物質,就以美國炙手可熱的FAANG幾間創科巨擘為例,當中兩個A——即Amazon、Apple——都要物流和廠房空間,Netflix亦要拍攝場景,就連Facebook和Google都要放置伺服器和數據中心等硬件……
因此,以為搞創科就不必土地,肯定是個「離地」的「美麗誤會」;否則,難道企業和人才都要棲於水上或郊野公園?一直以來,香港不是飽受土地和生活成本昂貴之苦?我們豈不是最有切身之痛的嗎?過去不少競爭力排行榜,香港縱然都名列前茅,但不同報告都不約而同指,香港的成本過高實為一大制約。增加土地供應,既有助拉低居住成本,也有助拉低辦公室等成本,這是毋庸置疑的,對提高香港競爭力肯定利大於弊。所以,要在經濟層面反對填海,無疑是令人摸不頭腦。
驚氣候變化?全球一樣填!
還有一個詭異看法,認為人工島建成後或涉大量人流往來,會衍生嚴重的碳排放問題,而且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海平面上升勢頭難以避免,因此更「不可隨便把人遷到海水包圍之處」云云。某程度言,相關提法卒之牽涉到天文之類的專業了,也是當局值得留意之處;可是,這會否太過誇張、危言聳聽?
一方面,人工島既毗鄰市區,也大有條件運用環保科技及智慧城市技術;所以,較諸發展新界偏遠地方,將大型新市鎮訂於中部人工島,反而更有助縮短車程及減少碳排放!另方面,全球各地都在填海,由鄰近的澳門、新加坡以至歐美等地亦然,畢竟現今科技一日千里,智經研究中心便引述資料指,近年新加坡、愛爾蘭等都有運用新辦法應對海位上漲,至於本港,不論是昔日如沙田等新界東、西九龍填海,還是最近的第三條跑道方案,均已考慮了相關問題。近日日本關西機場慘現水浸,工程專家們已解釋香港基建設計普遍較佳,面對同樣風險的可能較低;何況,有鑒現時只有一條青馬大橋連接機場,為免意外導致赤角機場淪為孤島,透過中部人工島將大嶼山和港九新界連接起來,不是反過來更有利降低風險?
說到底,以上種種,誠非僅僅天文台台長一人思維;不少反對填海者,實也抱持類似觀點。誠然,填海斷非完全有利無弊,無可避免涉及一些取捨,包括環境;不過,我們到底應當如何發揮智慧,以理性、務實的態度作出平衡及趨利避害,這才是今次土地大辯論的應有之義。當中,大家既不應該「為反而反」,更不應該胡亂提出一些「計錯數」或非常偏頗的理據來反對,一味只談某措施的不好,卻完全無視了其他好處——期望今次土地供應大辯論,能夠將真理愈辯愈明,而非被歪理愈描愈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