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沙頭角墟存民初騎樓街
2018年 09月 09日 02:04    香港商报
 

    沙頭角墟存民初騎樓街

    曾幾何時香港遍布騎樓街,為行人遮陽擋雨。時至今天,舊式的騎樓大部分已經拆卸變成高廈,即使有一、兩幢保留下來,也無法形成一條長長的騎樓街。不過,位於新界東北邊境的沙頭角墟,仍可見到一列戰前騎樓,合共22幢,自1934年落成以來從未改建,讓我們看到昔日的騎樓街風采。

    沙頭角在清中葉開始興旺,道光年間出現東和墟(又稱「桐蕪墟」),成為區內的貿易中心。1898年英國租借新界,沙頭角十約一分為二,有八成歸入英界,其餘地方包括東和墟則在華界。中英雙方在沙頭角邊境豎立木樁分隔兩地,1905年改立「中英地界」石碑。

    由一列22幢兩層高唐樓形成

    當時沙頭角仍有頻繁的商業活動,1910年九廣鐵路英段通車不久,即加建一條支線連接粉嶺和沙頭角墟,方便乘客往來及運送貨物。其後港府興建沙頭角公路,鐵路支線乘客逐漸減少,結果在1928年停駛,只維持了16年。

    到了30年代,邊界上的鸕鶿徑愈來愈多商舖出現,後來形成一條長約250米的中英街(華界居民稱之為中興街),村民不用過境便可在此買賣貨物。有香港商人看準機會,將沙頭角墟邊境的淺灘填平,興建一列22幢兩層高的騎樓建築,下舖上居,供較富裕的人開店和居住。

    「新樓街」

    曾吸引人流變小市集

    這列相連的新式建築群於1934年落成,所在街道命名為「新樓街」,與對面邊境僅一坑之隔,幾乎觸手可及。街上的樓宇設計反映民國初年流行的式樣,每幢門面狹窄(4米),縱深較長(10.5米),後方設有天井和廚房。屋頂呈金字形,鋪上瓦片,天台臨街兩側各闢出一條長廊,給住客登上乘涼。面向新樓街一方有列柱支承一樓,令地舖前面出現一條有蓋的騎樓底,寬約2.3米,供行人經過,同時亦為地舖帶來生意。由於新樓街吸引人流,曾有許多小販到來擺賣,形成小型市集。

    香港的沙頭角墟與深圳沙頭角鎮相隔一河,其中一段邊界是中英街,兩地居民往來頻密。韓戰爆發後,港府以防止偷渡和走私為由,於1951年6月將毗鄰深圳的大片土地劃為禁區,出入需要事先申請。曾經興旺一時的沙頭角墟自此變得冷冷清清,百業蕭條。

    2012年特區政府開放沙頭角邊境禁區大部分村落,但沙頭角墟仍是「禁地」,外人要透過當地人向警方申請邊境通行證(俗稱禁區紙)才能進入,商人沒有投資意欲,區內發展停頓。新樓街大部分店舖重門深鎖,現今只剩下四間雜貨店、一間藥行和一間餐廳仍然營業。另有一舖位租予教會,但非每日開門。

    旅行家私設

    「沙頭角故事館」

    六年前遷入沙頭角墟居住的本地旅行家李以強,有感區內歷史文化豐富,去年租用新樓街7號二樓單位,花了逾10萬元進行修復,擺放他過去幾年在區內搜羅得來的舊物,取名「沙頭角故事館」。他希望當局日後開放沙頭角墟,可讓市民透過展覽和參觀活動認識沙頭角的歷史生態和文化風俗,令社區重現活力,可是當局至今尚未決定何時開放沙頭角墟給市民進入。

    新樓街22幢相連樓宇可說是香港一景,市區難得一見,在新界更加罕有。它們兼具歷史和建築特色,每幢都已被古諮會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其實古諮會可考慮將整組騎樓建築群作整體評級,提升為一級歷史建築甚至法定古蹟,以凸顯其重要價值,並給予適當保護。

    作者簡介

    陳天權,從事新聞工作出身,2004年入讀香港大學建築系文物保護碩士課程,之後專職自由撰稿人,撰寫本地歷史建築和宗教等文章。曾出版多本著作,現今在香港大學和公開大學的專業進修學院擔任兼職導師。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实习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