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消費降級」是一種心理疾病
2018年 09月 10日 00:10    香港商报
 

流深

一段時間以來,網友流行起「榨菜泡麵二鍋頭,騎上摩拜遛一遛」的自嘲,也讓「消費降級」成了內地輿論場上的一個熱詞。說起來,這一情況似乎並非空穴來風:一方面,是近幾個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一直保持在個位數,與過往長期兩位數的快速增長有了明顯下降;另一方面,則是出現了榨菜、二鍋頭、方便麵等廉價消費品公司業績大漲,共享單車、拼多多、二手交易平台等低價平台使用率上升的情況。從這些現象似乎可以看得出,老百姓過日子更加在乎價錢,更加精打細算了。

不過,上周國家商務部發言人對此做出了回應:關於「消費降級」的說法,我們認為有失偏頗;目前市場出現部分大眾化商品銷售較好的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消費升級的新趨勢。另外,亦有專家表示,這場表面上的「消費降級」,其實是「消費升級」的另一個側面反映,顯示人們越來越青睞那些質優價平的產品。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媒體和專家指出,所謂榨菜、方便麵、二鍋頭銷量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單價的提升和外部市場的拓展,並非消費市場的基本面有什麼大的變化。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放緩,也與人口增長減緩、市場逐漸飽和有關,並非最近才發生的事。至於國人的精打細算,其實是一以貫之的——網購不就是因為物美價廉才興起的嗎?若一定要說是「消費降級」,那國人恐怕早已「降級」好久了。只不過,這些回應卻無一不遭到網友的批駁和嘲弄。

花式調侃折射信心不足

為何「消費降級」突然成了熱詞?為何眾多網友一致認為自己遭遇了「降級」?在筆者看來,熱詞反映的不一定是事實,卻反映着一種悲觀心態。

一方面,伴隨?今年股市大跌、P2P爆雷、房租上漲、央媒號召「共克時艱」等消息的不斷傳出,市場上的悲觀預期一直在瀰漫。儘管在經濟基本面上還沒有明顯的表現,亦沒有直接反映到絕大多數人的賬面財富上,但也足以讓不少城市中產階級降低對未來財富增長的預期。因此,收縮基本的衣食住行支出,是大家在感知風險後最正常不過的應激反應。另一方面,不少國人前幾年狂飆突進的「消費升級」,其實是建立在對未來收入持續增長的樂觀預期之下,甚至是透支了很大一部分未來的收入展望。然而,這樣的模式必須建立在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之上;目前的經濟「低增速」,可能已經無法滿足部分人早已超支的預期。再加上沉疴已久的分配結構不公、社保羞澀、環保欠賬,都在無形中蠶食着人們的收入,以及對未來的樂觀預期。

所以說,「消費降級」的花式調侃,往小裏看,或許只是一場自嘲的網絡狂歡;但往大處想,卻折射出部分國人、尤其是城市中產階級對未來的信心不足。正如《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最近一條熱傳的微博上所寫:「我最近發現,社會深處瀰漫着一種低落的情緒,一些人對未來缺少信心……這些低落情緒值得國家高度重視」,而要解決這樣的信心危機,「除了在輿論上加強引導,還要多出有利激活社會的各項政策,用國家的實際行動激勵大家,尤其是鼓舞年輕人、知識分子和民營企業家」。

說到底,「消費降級」只是一種心理疾病,而要治好這種病的最好藥方,就是將改革真正落到實處,真正落到老百姓的口袋裏。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吴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