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深圳市彭福灣文化大講堂迎來魯迅文學獎得主、《中華文學選刊》前主編,現《小說選刊》常務副主編,著名作家王干。大講堂上,王干以《「一帶一路」新形勢下當代小說怎麼「再出發」》為題,講述了文學創作的特點和規律,以及為中國文學「走出去」解密,整場講座座無虛席。
王干說:「好的文學作品一定要有滄桑感。文學作品主要反映的是兩個時間,即長時間和短時間。」長時間,如《紅樓夢》《白鹿原》,講家族的興衰;短時間,如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緊接着,王干又以美國詩人龐德的著名詩篇《在一個地鐵車站》為例,講述了詩歌的意象。
在講堂上,王干旁徵博引,縱橫比較,妙趣橫生地為聽眾分析了中西方文學的差异和寫作方法。他說:「中國詩人特別喜歡意象。如唐代的王維等詩人,他們的詩歌直接影響了美國的龐德等意象派詩人的詩歌寫作;而西方詩人卻非常喜歡抒情。如雪萊的『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甚至莎士比亞的『活着還是死去』都鮮明地體現出歐美詩歌的抒情風格。」
王干還談到了文學創作的寫作技巧——側面描寫。如《紅樓夢》中通過「冷香丸」寫出了寶釵的性格,這個意象暗示薛寶釵家里有錢有勢。通過旁人的議論,把晴雯的美淋灕盡致地寫出來了。王干還就「一帶一路」新形勢下中國小說走向世界,進行了理論分析。香港商報記者王娜通訊員謝中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