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用千年顏料繪出當代景物
2018年 09月 18日 03:58    香港商报
 

     用千年顏料繪出當代景物

    岩彩是一種礦物顏料,而岩彩畫有着悠久的歷史,在新石器彩陶、漢墓壁畫或魏晉時期的龜茲壁畫等都可看見它的「踪影」。然而,發展至今,受到不少畫派冲擊,導致越來越少人認識岩彩畫,在香港舉辦的展覽更是買少見少。藝術家鍾大富現正舉辦「天地成漣溜境圖波」岩彩個展,展示其25幅岩彩作品,其中包括岩彩紙本及岩彩絲網畫。文:Janice

    古時盛行的藝術媒介

    岩彩畫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當時的人懂得從大自然中發掘不同的顏色畫在陶罐之上。在接受本報專訪時,鍾大富介紹到唐朝時期非常盛行用礦物質顏料繪畫,畫在墻壁、皇宮、門等地方。「之后這種顏料更去到日本,繪畫在建築、屏風上,於京都、奈良的佛寺上都能看到。到明治維新時期,又於岩彩畫的基礎上加入了西方油畫的透視、肌理等元素,并稱為『日本畫』。」鍾氏便是留日學習版畫期間,通過學不同繪畫專業的朋友介紹而認識岩彩畫。他經常觀摩朋友的創作,又會旁聽相關課程,卻因為日本的岩彩顏料過於昂貴,始終沒辦法落筆嘗試。后來內地逐漸發展岩彩,他才買到價錢相宜的顏料,并到溫哥華慢慢練習。

    漣漪貫穿展覽

    雖然起步比他人慢,鍾大富卻認為只要多嘗試,岩彩畫不比其他畫種難上手。同時,因為自己長期研究版畫,鍾氏的岩彩畫有着厚堆薄積的技巧,部分畫作中的建築物或風景更是倒轉。「在畫畫時以為是正的,但只要將其倒轉,便能知道自己畫得是否正確,這個方法是當年學院派會用的。」原來鍾氏想藉「倒轉」來反思,更以「漣漪」作為主題串聯整個展覽。藝術家解釋:「一開始畫山水岩彩,看到下雨時家中的錦鯉池充滿不同顏色,讓我很想畫一個會『動』的水,這些景象很容易勾起參觀者回憶或反省等情緒。」如展品《回流》、《完滿的旅程》和《偕》便是繪畫了錦鯉在水中游的動態。現年62歲的鍾大富覺得,應該要開始自省人生,展覽名「天地成漣」不是指天地成就漣漪,而是漣漪成為天和地的代言人,發表一些想說的話,正如他化身成為參觀者的代言人,繪畫出充滿故事性、歷史性的建築物,如天安門、中正紀念堂、美國白宮等,說出自己的想法,參觀者亦有所看法的事物。

    版畫結合岩彩畫

    是次展覽最特別的地方莫過於同場展出的岩彩絲網畫,鍾大富與朋友一起研究,將絲網版畫的技法改為以岩彩為媒材。使用絲印技法雖說是「印」上去,卻并不容易駕馭,皆因要考慮礦物顏料的粗幼、金箔的處理、網孔的大小、膠的比例等等。藝術家亦珍而重之地,將第一個有系統地去反思的「美國夢」系列用這種方式創作,「在讀大學時,我渴望去美國,因為覺得當地自由、民主、經濟發達等等。移民到溫哥華,今天再看是不是真的如此?未必。」所以他以創新的方式去完成這一系列,在展覽中參觀者可以從《美國夢之軍事》、《美國夢之自由》等作品中感受藝術家的情緒。鍾大富和其朋友如此大力推廣這一媒介,是希望有朝一日岩彩畫不是作為混合材料,而是一個單獨的類別出現在藝術界中,就如同古時一般。

    展覽詳情

    日期:即日起至9月30日時間:星期一至日上午11時至晚上7時公眾假期只限預約地點:中環荷李活道31至33號明畫廊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