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和文字完美合一
阿多尼斯繪畫展亮相深圳
「世界讓我遍體鱗傷,但傷口長出的卻是翅膀。」在代表詩集《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中,移居法國的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憂傷而不失驕傲地如此宣言,他的詩歌更是改變了阿拉伯語甚至所有語言的詩歌。
阿多尼斯不光是一位詩人,他在繪畫領域也頗有造詣,「藍色對話——阿多尼斯繪畫作品展」近日在深圳飛地書局展出,展覽持續至10月31日。阿多尼斯於紙上揮灑墨彩之手法,是最接近他於詩歌創作時靈感的表現;他向紙張潑灑墨汁,就像朝世界發送文字。
香港商報記者 黃鶯
他的詩超越阿拉伯的時空
阿多尼斯與其首部中文版詩集《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的譯者、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系薛慶國教授近日現身深圳文化館,圍繞主題「詩歌,人生,藝術」,與公眾直接對話。而畫展開幕當日,阿多尼斯也現身飛地書局,進行詩歌朗誦。
阿多尼斯在國際文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迄今共創作了50餘部作品,包括詩集、文學與文化評論、散文、譯著等。他不僅是當今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詩人、思想家、文學理論家,也在世界詩壇享有盛譽。
自2005年起,阿多尼斯的名字就和諾貝爾文學獎聯繫在一起,歷年均是獲獎的大熱門。阿多尼斯或許是在西方獲得最多獎項的東方人。他曾被薩義德稱為「當今最大膽、最引人矚目的阿拉伯詩人」,多年來受到法國詩人博納富瓦堅定地推崇。
上海國際詩歌節評委會曾評價阿多尼斯稱,「他對阿拉伯詩歌的影響,可以與龐德或艾略特對於英語詩歌的影響相提並論。阿多尼斯的詩超越阿拉伯的時空,站在全人類的高度俯瞰人生萬象。」
他是最謙卑、最沉?、最超然的詩歌大師,他賦予古典而偉大的形式以全新的表現方式:啟示性長詩。他是一個不受時代恩寵的英雄,如今年近90,依然是你所能碰到的最大膽直言的年輕人,一如既往地倡導更自由、更活躍、更人性化的世界。他不僅是一個作家,也是一個手藝人、一個藝術家、一個製造者 —— 這正是希臘語 「詩人」所傳達的含義。他字斟句酌,觀察萬物叢中的每塊石頭、每朵花,每張臉上的每條細紋。
5個系列繪畫呈現視覺藝術
阿多尼斯不光是一位詩人,在繪畫領域也頗有造詣,他的繪畫秉承了他的詩歌韻味和強烈的個人風格,不同凡響。阿多尼斯曾表示,在詩歌無法表達的地方,就用畫來表達。
本次飛地書局舉辦的展覽由凱嵐與張爾策劃,呈現詩人阿多尼斯繪畫的5個系列——藍色對話、碰撞、孤獨的花園、古老的神話和無題。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至今,阿多尼斯的視覺藝術是一個由詞與物構成的謙和而高貴的不朽之作。他的早期作品好比約瑟夫‧康奈爾(Joseph Cornell)的盒子:是小石頭、小木塊、拾得物和剩餘金屬的容器。阿多尼斯把它們組合在一起,賦予它們形態,不知有意無意,通常是人形,並添上詩歌——他詩歌博物館的一部分。隨?這系列的不斷延伸,表現手法也在改變,他開始用墨水和水粉。他的這種藝術實踐是詩人向我們發出的一個小小宣言,呼籲一種更開放、更含蓄、更微妙、更能持久的詩歌藝術。阿多尼斯的佳作讓人看到,在一個超越文化和時代,超越生命的地方,世界和文字終於完美合一。
感官和思想上絕妙對話
阿多尼斯稱始終視自己為一個詩人,但詩歌意味?夢想、身體和探索,所以他把畫畫當作是生命的另一種探索,是夢想的另一種形態,是詩歌的另一種延伸。
事實上,阿多尼斯的畫分為兩類,一類是拼貼,另一類是水墨,阿多尼斯喜歡叫它們「視覺作品」。但他不喜歡作品的「完成」這個概念。阿多尼斯認為,這些視覺作品是「未完成的」,是向各種闡釋「敞開?的」,是詩歌在另一種形式中的延伸。這種「延伸」導致了一些「圖形」,而這些「圖形」又是無限量地變化?的。不變的是背景,始終由「文字」相伴:他用阿拉伯文寫的古代詩人的詩句,或者他自己的詩句。
策展方認為,阿多尼斯的每件藝術作品都呼籲我們變得更有詩意、更開放,更具活力。這些作品的深處蘊藏?悲劇,而畫中不經意出現的人物形象似乎在邀請我們與其來一場感官和思想上的絕妙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