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港鐵改革狂想曲
2018年 09月 21日 02:03    香港商报
 

  港鐵(066)亂局發展至今,雖然有管理層「人頭落地」,但所謂換湯不換藥,若果不為港鐵動大手術,從人事和企業架構入手,問題是不會解決的。大家反而要問的是,港鐵這個「龐然大物」,究竟如何改變,才能使管治水平有所提升,擺脫公營機構模式的死穴?

  引入類似新加坡淡馬錫(Temasek)的投資基金,甚至私募基金為股東,或許能夠為解決港鐵當前管治困局提供誘因。眾所周知,當前港鐵大股東是特區政府,名義上是上市公司,但其管治模式卻幾乎完全承襲公營架構的官僚作風,「不做不錯、少做少錯」的文化,瀰漫整個港鐵。

  為何類似淡馬錫的投資基金,是挽救港鐵管治的可行做法?淡馬錫雖然由新加坡政府全資擁有,但以投資基金形式運作,以追求回報率為目標。淡馬錫除涉足新加坡當地事業外,投資項目遍布亞、歐、北美和澳洲,遍布各行業,而新加坡的主要交通事業,幾乎是其囊中物,當中包括營運新加坡地鐵的 SMRT。

  必須經歷陣痛

  港鐵引入私募基金的可能性又如何?私募基金主要聚焦具潛力的項目「低買高賣」,或充當白武士專門投資所謂問題公司,待完成整頓後再將之出售套現。坊間有意見認為,當前港鐵陷入困局,主因是企業架構僵化導致,憑藉其上市公司的身份,若引入私募基金,從而改革管治模式,可為港鐵帶來重生機會。

  比較上述兩種方法,引入私募基金股東或會為港鐵管理帶來革命性突破,但改革過程將相當痛苦。至於引入「類似淡馬錫」的基金方面,則可由管理外匯基金的金管局,擔當這個角色。不過,這除了涉及如何運用外匯基金、極為容易惹起爭議外,還牽涉整個管治架構的權力分配。

  所謂牽一髮動全身,可以預見,即使整頓港鐵的每一小步,也定必經歷多重政治角力。這種預見的陣痛,大家可以承受得起嗎?

  阿歷士

  (港鐵亂局評論二之二)

  (逢周五刊出)

   

 
(來源: 深圳新闻网) 編輯: 程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