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提供認識國家的契機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泉州社團聯會會長 葉建明
時值香港高鐵開通,高鐵快速、便捷,且通達內地東西南北,能否成為香港青年認識國家的一個契機呢?關心香港青年的各界人士在期待。
部分學子無知
追隨「港獨」
今年香港高校開學,又有一些學生將開學禮當作自己表演的舞台,毫無顧忌地宣揚「港獨」。雖然特區政府、高校和社會各界予以譴責、批評,但似乎效果不明顯。這些學子有否聽進去存疑。如果沒有有針對性的懲戒措施,比如法律法規、校規等,沒有青年發自內心的認識與反省,沒有對國與家準確的認知,明年高校開學禮重現今年這樣的場景恐怕是大概率的事情。
為此,社會各界很焦慮,各方紛紛建言,包括加強青年學生歷史教育,對國情認識,以及加快23條立法步伐,從制度上杜絕「港獨」蔓延等等。也有更多具社會責任感的人士身體力行,加入到青年教育的行列。
回歸後成長的學子公然宣揚「港獨」,令人痛心。我相信,他們中的多數人並非「港獨」分子。20歲上下的年輕人,涉事不深,對人生的認識並不透徹,且衝動,因而容易跟風,容易被似是而非的言論裹挾。聽他們在開學禮上的講話,就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們的無知與偏狹。比如聲稱「主權正受到相鄰國家威脅」、「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皆受到北方帝國殖民」等等,言語中對自己的國家(如果他們都是持有特區護照的話)十分仇視,大有「不共戴天」之狀。令人驚愕的是,這些回歸一代真對國家有多大的仇恨?是什麼外部影響令他們如此仇視國家?他們年紀尚輕,剛進入大學校園,無論是人生這本書,還是社會這本書,剛翻沒幾頁,對國家沒有了解,認知模糊,卻如此思維固化,言語激進。香港有這樣的大學生,令人對他們的未來,對香港的未來擔心。
學生從中學進入大學,是人生進入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一個重要階段。理論上說,應該是懷虛懷若谷的心態,兼收並蓄的學術精神來吸收人類最先進的文化與思想。當然,也需要以挑戰的心態來學習,但前提是先打牢根基,廣納百川,然後再獨樹一幟。因此,無論是科學偏見、學術偏見,還是政治偏見,都不利於在高校的學習,不利於個人的成長。特別是這種偏見一旦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必然會對他們的成長投下黑黑的陰影,將來或許會誤了前程。
對國家認知上的無知是這些青年追隨「港獨」思潮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不少學生而言,成長期缺乏系統的歷史教育和更客觀全面的通識教育,缺乏對國情的了解,他們認識國家更多從有意識形態偏見的一些教師,以報道「人咬狗」為己任、唯恐天下不亂的反對派媒體中獲得。而且在互聯網時代,一旦你選擇看某一方面的內容,那麼你將獲得更多同樣內容的推送。久而久之,一些人的狹隘偏激就這麼產生了。
香港回歸21年,青年正確認識自己的國家一直是各界的呼籲。據悉,有三分之二的青少年沒有領過回鄉證。也就是說,這些人從來沒有踏足內地一步,他們對國家沒有直接感受。他們見過的只是「紙上中國」、「網上中國」。他們的經歷甚至還不及「盲人摸象」中的盲人。寓言中的那幾位盲人各自把局部當成全局,但畢竟他們有親身體驗。如果他們不以一己偏見簡單下結論,做到相互交流,就有可能組合每一個局部,拼湊成一個完整的大象形象。
高鐵可改變青年觀念
那麼,幫助青少年正確認識國家,避免偏狹認知,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青少年多感知國家,用自己的眼睛,用客觀理性的心態認識國家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它需要進步的地方。學者研究認為,對於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是「一個包括許多成分的複雜心理結構系統」,包括認知成分系統和情感成分系統,前者是對國家民族文化知識的了解和熟悉,而情感成分系統則是指對國家民族文化的歸屬感、自尊心和自豪感等等。26公里的香港高鐵段連接全國25000公里的高鐵網絡,從南端的快捷走向祖國四面八方。從直達線路來看,香港高鐵北達北京,東到上海,西南到昆明,如果選擇高鐵到達上述地方,乘坐高鐵將是一堂直觀的國家地理課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可以看到大江大河(長江、黃河),看到丘陵、平原、高原,領略北國風光,江南迤邐,在車輪上就可以感受國家的博大。而在與自然接近的同時,人文也將「隨風潛入」。如此這樣年復一年,無論是認知成分系統和情感成分系統,都會產生悄然變化。香港青年從心理、認知上的變化,將是可以期待的。
一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到香港大學交流學習的交換生最近在媒體撰文談自己認識內地的經歷,值得港青體會。這位名叫戴三才(Zak Dychtwald)的90後青年因為對「未來的迷」,想到深圳看看。但他的「溫文爾雅的香港教父」提醒他,到內地可能被「偷器官的妓女綁架」。他戰戰兢兢第一次過羅湖橋,「幾乎要認定,人山人海中的每一個人都像是在密謀竊取我的內臟器官」。但他當晚和一些同齡的中國大學生一起吃了晚餐,「非常愉快」。學生時代的深圳之旅,令他決定在大學畢業後到中國了解中國青年,並撰寫了《年輕的中國:不安分的一代將如何改變中國和世界?》的書稿。他強調,寫書的目的是「想改變西方世界對中國的看法」,「我覺得,美國和全球的媒體,以及造訪過中國的人們向我描述的中國,與我親身經歷的中國有天壤之別。我對西方人眼中那些博人眼球的新聞故事不感興趣。我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中國人如何看待世界。」
接觸、感知、了解,這是這位美國90後青年認識中國的路徑。香港青少年認識國家,也需要有這些路徑。當高鐵開通,到西九龍就能連通內地,那麼,來一場說走就走的內地之旅將更為便捷。當更多香港朋友願意將聚會選在只需14分鐘車程的深圳福田附近,那麼回鄉證將無形中增加「社交功能」,沒有回鄉證的部分青年也將會有重新考慮——相信高鐵不僅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也會潛移默化地改變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