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七彩云南
2018年 09月 29日 00:39    香港商报
 

  昭通:半城蘋果滿城香

  图说:「建蘋果之城,加快建設引領區域發展的滇川黔省際中心城市,助力脫貧攻堅」啟動儀式

  【香港商報訊】記者劉曉寒報道:9月26日,「建蘋果之城助脫貧攻堅」企業家見面會在雲南昭通舉辦。昭通市委書記楊亞林、昭通市人大常委會張紹雄主任、昭通市政協成聯遠主席等人出席會議,並與與會的企業家代表發起了「建蘋果之城,加快建設引領區域發展的滇川黔省際中心城市,助力脫貧攻堅」的倡議。

  在當天的簽約儀式上,昭通昭陽區簽訂了蘋果小鎮建設項目,昭通健康城綜合體建設項目,昭陽區5萬現代蘋果種植示範園建設項目,昭通蘋果馬鈴薯冷鏈物流建設項目等8個招商引資項目,協議投資總額110.2億元。

  天下蘋果 還看今「昭」

  昭通地處雲貴高原烏蒙山腹心地帶,緯度低、海拔高、光照足、晝夜溫差大、土壤硒含量豐富,最適宜蘋果生長,獨具「早、甜、香、脆」的優良品質。自1940年引種,歷經78年,昭通已成為世界低緯度高原蘋果標準化規模生產區,和「中國南方最大的優質蘋果商品生產基地」;昭通蘋果榮登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是最具地方特色優勢、助推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金果子」。目前,昭通正在實施蘋果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到2020年,種植規模將達到100萬畝、產量400萬噸左右,讓昭通冰雪之果、甜蜜之果、生態之果、愛心之果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產城融合建蘋果之城

  作為雲南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昭通全市11個縣區,有10個屬於國家重點扶持縣,7個屬於國家深度貧困縣,到2017年度還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2.1萬人,脫貧攻堅任重道遠。隨?國家脫貧攻堅一系列政策的深入實施,昭通的後發優勢正在加快顯現。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特別是渝昆高鐵、新機場、都香高速和市內1100公里縣縣通高速路等重大項目的開工建設,將昭通變成連接滇川黔的交通大樞紐,給昭通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按照雲南省委省政府「把昭通中心城市建設成為引領省際區域發展的滇川黔省際中心城市」的部署,昭通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城三區、若干小鎮、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思路,制定了中心城市蘋果之城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未來三年,昭通將全力打造一座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100萬畝蘋果高度融合、半城蘋果滿城香的蘋果之城,煥發朱提文化的新風采,再創古老城邦的新輝煌。

  滇1782萬人受益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图说:能喝到安全放心的水,孩子們很開心

  【香港商報訊】記者日前從雲南省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暨水利扶貧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雲南省人民政府連續3年將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作列為10件惠民實事之一,2018年該項惠民實事的主要內容是完成10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截至2018年8月31日,全省已完成投資計劃17.2億元,鞏固提升了253.8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8.3萬人,提前超額完成了惠民實事任務。

  「十三五」期間,全省規劃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5.25萬處,總受益人口1782.79萬人,規劃總投資為52.86億元。預計到2020年,全省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得到大幅提高,集中供水率達到85%以上,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0%以上,水質達標率顯著提升。「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累計完成投資50.7億元,完成971.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任務,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98萬人。農村集中供水率達85%,自來水普及率達80%。

  下一步,雲南將做好提前完成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作準備。按照國家部署,結合雲南省脫貧攻堅工作實際,做好2019年提前安排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投資計劃準備,為2020年全面消除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創造有利條件;進一步落實地方建設資金。進一步履行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地方政府負責制和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投資以地方為主負責落實的要求,多渠道及時足額籌集建設資金;進一步提高供水保障水平。按照「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用水戶參與」的模式,通過改擴建及配套完善淨化消毒設施,進一步提高農村集中供水率和水質達標率;進一步深化改革。繼續推進農村供水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明晰工程產權,搞活工程經營權。積極探索農村供水工程管理模式,促進管理模式轉變,逐步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管理,不斷將農村供水管理向現代化、規範化推進。

  雲南省水利廳副廳長周金輝介紹,近年來,省水利廳切實把水利扶貧列為水利發展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在2017年水利部對各省水利扶貧工作考核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2016年完成投資13.3億元,鞏固提升28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63萬人;2017年度完成投資20.2 億元,鞏固提升431.2 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7 萬人。2016年,石漠化片區累計完成總投資698億元,其中,水利完成投資23.87億元;2017年片區完成各類項目投資580.45億元,其中,完成水利投資24.49億元。2016年,支持西疇完成水利投資2.54億元,協調項目資金5608萬元,捐資捐物112萬元;2017年,支持西疇完成水利投資3.06億元,其中省級以上投入9857.64萬元,幫扶貧困戶資金151.53萬元。2018年上半年,省級以上支持西疇水利投資8961萬元,個人捐資捐物23.95萬元,幫助引進資金23.4萬元。

  字紹偶

  彝族繡娘繡出「楚雄現象」

    图说:絢麗多姿的彝族刺繡和服飾,是最讓彝家人引以為傲的「指尖藝術」

  位於祖國西南邊陲的雲南省,是26個民族世代居住的美麗家園,歷史文化薈萃、民族風情濃郁,尤以絢麗多彩的少數民族服飾獨具魅力,承載?傳承不息的文化脈絡,是綻放於中華民族文化大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彝鄉楚雄,是雲南少數民族服飾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在燦若星河的彝族文化寶庫中,傳承千年、絢麗多姿的彝族刺繡和服飾,是最讓彝家人引以為傲的「指尖藝術」「心靈花朵」。彝家兒女會拿針就會繡花,他們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企盼及聰明才智都融入刺繡,展示於服飾,「彝家姑娘每天換一套衣服,一年365天可以不重複」。傳承千年的「中國·永仁直苴彝族賽裝節」,被譽為世界最古老的鄉村「T」台。

  楚雄州委宣傳部部長徐曉梅介紹,近年來,在雲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和省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楚雄州委、州政府全面實施民族文化強州戰略,致力推動民族文化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發展,彝繡等特色文化產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楚雄彝繡和彝族服裝服飾不斷亮相北京、上海乃至全世界的時裝舞台,成為了傳承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為雲南民族文化對外展示搭建了重要平台,也為人們認識彝族、了解彝州、走進楚雄打開了一扇重要窗口。

  據悉,2017年,楚雄州旅遊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46.66億元,同比增長18.2%。同時,楚雄先後組織彝繡企業到香港、深圳、昆明、貴州、上海、北京和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印度等國家進行展銷,雲南民族服飾文化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得到有效提升。

  截止2017年底,全州有彝繡協會(合作社)57個,彝族服飾傳習所14 個,國家級彝繡傳承人1人,省級彝繡傳承人5人,州級彝繡傳承人31人;彝繡和彝族服裝服飾企業(經營戶)達400餘家(戶),年產值超50萬元的22戶。其中:年產值達100萬元以上的有17戶,達500萬元以上的有9戶,超1000萬元的有2戶。全州固定繡女3萬餘人,相對穩定、熟練的繡女近6萬餘人,彝繡產業總產值超過1億元,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為全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永仁彝繡」、彝族「賽裝節」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直苴彝族女式服裝」獲得國家專利,永仁縣蓮池鄉凹泥奔新村榮獲「雲南省十大刺繡名村鎮」榮譽;全國人大代表、繡女羅珺設計製作的手工彝繡桌旗、餐墊,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傑出手工藝徽章」認證,南華七彩刺繡廠的彝繡旗袍最高成交價一條達4.4萬元;大姚「咪依嚕」民族服飾製品公司、楚雄彝家公社、大姚納蘇民族手工藝品公司(2017年僅彝繡筆記本和掛飾銷售收入達600多萬元)、楚雄索玉文化美學創意公司等一批彝繡企業茁壯成長,成功打造了「咪依嚕」「納蘇」「彝家公社」等知名彝繡品牌,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楚雄特色的「公司+合作社+繡娘+訂單」彝繡產業化發展的楚雄現象。

  未來,楚雄將大力推動以彝族刺繡和彝族服裝服飾為代表的民族文化創造性轉化、發展,順應「創新、時尚」的服飾文化產業發展趨勢,不斷健全產業體系,擴大產業規模,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規劃建設「賽裝演藝館」,致力打造10億元民族服裝服飾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全力打造楚雄彝繡和彝族服裝服飾品牌,努力成為全省文化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和示範區。 劉曉寒 

    締造經典(上)

    图说:2018年泰國高僧景谷朝拜圖

  如果未來還有那麼一款茶是超越經典的傳奇,那它一定是時光裏珍藏的眾人喜愛

  一款傳奇的普洱茶是傳奇的原料、傳奇的工藝、傳奇的故事在時間日復一日的積累中慢慢的豐富和圓滿,歲月賦予它獨特的傳奇和價值。

  對於普洱茶,我們不僅要閒情逸趣關心它的味道,而且更要對它的前世今生情有獨鍾,知道它的來龍去脈。無論是成色、香氣、口感還是市值,都源於它存在的始終。

  有那麼一餅茶,集80年製茶經驗、名山靈氣、十年歲月於一身,十年春去秋來自然造化的沉澱,如今正向世人漸漸展示它傳奇的一生和超越經典的品質。

  在世界茶樹源起的聖境之地,一片神秘的樹葉、一款傳奇的茶集天時地利之合應運而生。

  景谷一號餅,誕生在世界上唯一發現茶葉化石--景谷古寬葉木蘭化石(距今約3540萬年)的雲南普洱市景谷縣,它身世與茶樹的起源同出一地,開始它的傳奇,誕生在世界茶樹的起源地。

  一座茶廠歷經世事變遷,匯集八十餘載製茶經驗,在滄海桑田中崛起再創傳奇

  雲南茶馬司茶葉有限公司,最早能溯源到上世紀30年代的雲南昆明平津茶莊,於2007年公開競拍收購雲南景谷茶廠(景谷茶廠始建於1959年,系雲南五大國有茶廠之一),並斥資3700萬進行升級改造一個擁有80餘年製茶經驗的企業,加上一個積澱了50年技術的成熟茶廠,為見證景谷普洱茶悠久歷史、紀念雲南景谷茶廠恢復生產,雲南茶馬司茶葉有限公司技術人員綜合多年的製茶技術和經驗,特地選用雲南臨滄?庫冰島原料以18%的比例和普洱等地優質古樹茶原料拼配,嚴格尊循普洱茶工藝和生產標準,生產出景谷壹號餅。到今天,景谷壹號餅已經走過了11個年頭,有了它的傳奇故事。

 
(來源: 香港商报网) 編輯: 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