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普惠金融白皮書首發
金融扶貧攻堅成效卓著
【香港商報訊】中國銀保監會28日對外發布《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摘編版,這是首次由中國政府部門對外發布的普惠金融白皮書。
白皮書明確了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意義,強調此舉有利於促進金融業可持續均衡發展,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增進社會公平和社會和諧,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扶貧貸款2316.01億
白皮書總結了5年來中國普惠金融發展的主要成果:基礎金融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薄弱領域金融可得性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金融扶貧攻堅成效卓著,金融基礎設施和外部環境逐漸改善。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有營業性網點22.76萬個,較2013年末增長8.5%,銀行業網點鄉鎮覆蓋率達到95.99%。2013年至2017年,全國人均擁有的銀行賬戶數由4.1個增加到6.6個,全國銀行卡人均持卡量由3.1張增加到4.8張。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補充介紹,在金融扶貧方面,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扶貧小額信貸餘額2496.96億元人民幣,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607.44萬戶,佔中國建檔立卡貧困戶的25.81%;向貧困戶發放的扶貧開發項目貸款銀額達2316.01億元。
普惠金融存5點挑戰
但白皮書同時也指出,目前中國普惠金融發展仍面臨金融資源配置、金融服務質量、普惠金融的商業可持續、金融基礎設施、金融消費素養等五方面挑戰。對此,上述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國普惠金融機構體系正加快設立、不斷豐富,普惠金融專業化經營機制已基本成型。截至去年末,大中型商業銀行普惠金融貸款(包括小微、「三農」、「雙創」、扶貧、校園助學貸款)餘額較年初增加1.97萬億元,同比多增1.16萬億元。相關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成立後,新發放普惠金融貸款共422萬餘筆、3.41萬億元。
公募基金獲准入市
【又訊】經公開徵求意見,銀保監會28日正式發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作為資管新規實施細則,官方稱此舉將有利於消除市場不確定性,引導理財資金以合法、規範形式進入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現行銀行理財業務監管制度允許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但規定公募理財產品只能投資貨幣型和債券型基金,此次理財新規對此有所調整。
《辦法》繼續允許私募理財產品直接投資股票;並在理財業務仍由銀行內設部門開展的情況下,放開公募理財產品不能投資與股票相關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許公募理財產品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同時,與資管新規保持一致,理財產品投資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可不再穿透至底層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