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條八卦新聞着實吸引了不少網友的目光:一份派出所出警紀錄顯示,女明星張雨綺在和丈夫的家庭口角中涉嫌「家暴」,導致其丈夫被刀具割傷。第二天,張雨綺更是火速公布了與丈夫的離婚聲明,結束了其第二段婚姻。一段婚姻的結束無疑令人遺憾,然而這些在正常人看起來很「虎」的行為,卻在網上收獲頗多讚譽——「敢愛敢恨」、「獨立自強」、「贏得尊嚴」等,讓這起疑似家暴顯得仿佛正當和偉大。
女性施暴也是不當
相信所有人都會從理論上認同,無論什麼樣的家庭暴力行為,都不僅會對二人的身心造成永久的傷害,更是觸犯了相關法律,是絕不應當提倡和美化的。但有趣甚至詭異的是,為何張雨綺的家暴行為,卻自動被網友套上了「合情合理」的光環,甚至被很多網友當作「女性的典範」?
一方面,在長期男權主導的社會秩序之下,女方通常被自動認定為婚姻之中的弱勢一方,「家暴」也通常被下意識的認定為男方對女方的實施。因此,在大眾的想象中,身為女性的張雨綺「動刀子」,不僅不含有婚姻中強勢方「欺負」弱勢方的感覺,反倒含有一絲「反抗」的正當性;再加上張雨綺「遇渣男」、「看男人不準」的豐富經歷,會讓不少看客將其「家暴」的原因腦補為丈夫在婚姻中「有過在先」,張雨綺「被動報復」的情節。如此,張雨綺的「施暴」便自然贏得了同情。
另一方面,張雨綺不僅敢於「反抗」丈夫,更是毫不在乎丈夫菁英、富豪和孩子父親的身分,沒有絲毫拖泥帶水的與其離婚,極大的彰顯了女性的獨立與解放,亦承載了諸多女性對自身地位的投射和希望。畢竟,在普通的大眾生活之中,女性在婚姻中遭受?來自財產、子女、家庭關係、社會評價等多個層面的束縛,不僅時常因此受到各種不公和壓力,更是幾乎完全放棄了自身的獨立性和追求自身人生價值的可能性。因此可以說,張雨綺當機立斷、敢想敢為的行動,替無數中國女性完成了自身難以完成的「夢想」。
女權不能拋棄善惡
於是乎,一場本應被視作不幸的離婚案件,就在網友們的共同想象之下,轉化成了一起值得點讚的「女性勵志典範」。而這也與近期熱映的電視劇《延禧攻略》中女主人公魏瓔珞的故事脈絡幾乎一致——女主性格剛烈卻遭遇不公,於是憤而反抗,幾乎是不擇手段地進行報復,最終為自己贏得權勢與地位。這股幾乎相當於號召「對抗」、「鬥爭」、「強懟」的思潮,無疑是對宣揚「隱忍」、「委屈求全」、「以德報怨」傳統道德的全面顛覆,反映出當今中國的女權思想,正獲得越來越強大的社會認同,亦代表着中國社會不可阻擋的思想進化。
但這一思潮的湧動之下,不少真正核心的問題卻很容易被遮蔽。正如張雨綺「動刀子」一事,真的是因為她的「被動反抗」嗎?是否雙方都有各自的責任?是否是因為社會在家庭婚姻層面的缺乏支援,才讓女性不得不以「動刀子」的方式「自我救濟」?對女權的提倡、對女性解放的呼籲或許是好事,但若因此顛倒了正常的善惡觀,影響了正常的法治秩序,阻礙了合理的個人和社會反思,那這樣的女權思潮,恐怕並不完整也不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