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求道天竺 藝苑歸鴻 常秀峰藝術展亮相深圳
2018年 10月 01日 23:43    香港商报
 

    求道天竺 藝苑歸鴻 常秀峰藝術展亮相深圳

    他為了藝術兩度離開故土,終因思鄉心切而葉落歸根。2006年,92歲高齡的著名書畫家常秀峰悄然從香港搬到深圳鹽田隱居,直至2010年離世安葬於深圳。常秀峰曾蒙受徐悲鴻、豐子愷、溥心畬、潘天壽、傅抱石、郭沫若、張大千等藝術大師指點,在詩詞書畫各方面均有很高造詣,其作品既保存中國傳統藝術之精華,又蘊藏印度藝術傳統之神髓。

    由深圳美術館、宋文治藝術研究中心主辦的「求道天竺——常秀峰藝術展」9月28日在深圳美術館開幕,共展出常秀峰創作的中國國畫、印度畫、素描寫生、書法等共計130餘件作品,這也是常秀峰的書畫作品第一次在深圳展出。

    香港商報記者 黃鶯

    像唐玄奘一樣「取藝術之經」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吸引了朱屺瞻、李苦禪、陸儼少、宋文治、唐雲、吳作人、賴少其、邵宇、黃胄、程十髮、應野平、關山月、吳冠中、周思聰、岑學恭、啟功等老一輩的藝術家們。他們中有的多次造訪深圳,在這裏寫生和創作;有的在深圳美術館舉辦個展、參加聯展;有的甚至移居深圳,在這裏走完了自己的藝術人生。常秀峰便是其中之一,他應是目前已知年齡最大的留駐深圳的藝術名家。

    常秀峰1915年出生於安徽,自幼讀古書、愛繪畫。他曾入國立藝專學習,之後受其叔父、中國著名東方藝術史家常任俠以及徐悲鴻的影響,於1947年赴印度留學,他也是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上少有的留學印度的美術家。

    20世紀中國藝術史激盪澎湃,圍繞着如何看待中國藝術,如何讓中國藝術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不同的藝術大家都做了積極探索。他們中多數選擇了向外求學,其中赴歐洲和日本求學的美術家居多數,而留學印度的美術家則比較稀少。

    談及留學印度的原因,常秀峰曾說,「這是徐悲鴻老師指點的,他曾去過印度寫生習畫,說那裏是希臘、埃及、波斯、印度與中國文化的交匯地,可看到藝術上的血緣關係,希望我像唐玄奘一樣『取藝術之經』,於是我就到印度去了。」

    本次展覽將分為負笈雪泥、天竺求道、鴻雁歸來三個部分,展出常秀峰創作的中國畫、印度畫、素描寫生、工藝設計稿、書法等共計130餘件作品。

    中國寫意融合印度寫生

    1947年來到印度之後,常秀峰師從印度復興派代表畫家、譽為「印度齊白石」的南達拉爾‧鮑斯,創作了一大批具有印度風格的作品,在中印藝術融合之路上作出了開拓性貢獻。

    常秀峰回憶:「1947年夏末,自入學國際大學不久,吾師南德拉鮑斯首次命余臨摹一幅印度古畫,觀其技法構圖,既有我國宋畫遺意,亦有埃及波斯風味蓋為印度莫臥兒王朝遺珍也。」

    據本次展覽策展人之一王聰叢介紹,在常秀峰的繪畫實踐中,沿?兩方面展開:第一,臨摹。中國的藝術家對這種學習方法不陌生,常秀峰也是以臨摹入手,只不過對象是印度莫臥兒細密畫和印度復興派繪畫;第二,以寫生的方法創作。他的藝術歷程對於研究20世紀中國美術對外交流史的多樣性與豐富性有特殊的意義。他在系統學習印度繪畫藝術基礎上對傳統中國畫進行的探索,對於現當代中國畫的發展提供了一種非常稀有的路徑,非常值得重視。

    美術大家劉繼潮評價常秀峰稱,中華文明從來不是封閉的孤立的存在,而是與不同文明相互交流、吸納,以擴展本民族的文明。這種博大寬廣的胸懷,構成中華文明的偉大傳統。常秀峰自覺成為這一偉大傳統的承繼者。常秀峰在印度創作的花鳥畫,主要以線為主,強調抒情性與純美的形式表現,讓觀賞者體驗自然的和諧之美,以及人與自然共生的良性生態環境。在常秀峰的筆下,中國寫意繪畫傳統融合印度寫生之趣,呈現出另一番生機。

    本次展覽中展出的《翠葉雪花》便是常秀峰用中國花卉傳統技法再創造的異域自然風情,其在學習印度畫的基礎上,運用對景寫生手法,將中國傳統宋畫技法融入畫面中。畫面色彩豐富,細節處理細膩、有趣。畫面款識:「翠葉雪花金蕊黃,氤氳韻味幽蘭香。奇葩異卉誰相識,止有蜂狂採擷忙。秀峰寫生畫於國際大學。」

    1948年春天,張大千赴印度舉辦書畫展,常秀峰充當翻譯並盡助力。同時,與張大千舉行國畫聯展。時人對其書法、繪畫、雕刻作品,評價極高。

    1983年,常秀峰先生定居香港,醉心於書畫、篆刻、雕刻、詩詞、文物鑒定,其間創作了《印度之春》。1998年香港回歸一周年之際,香港藝術發展局和文化藝術基金會為常秀峰舉辦藝術回顧展,展出其一生的代表作品。2006年,常秀峰寫下「而今縱使頭顱白,不愧中華兒女郎」的詩句,歸隱在深圳鹽田一間普通寓所裏。

    常秀峰的兒子常箏告訴記者,父親是典型的中國傳統文人,並將藝術融入了生活,2006年搬到深圳之後,每天都堅持繪畫、刻圖章,「父親畫畫很安靜,經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畫到廢寢忘食。但他很健談,總有說不完的故事。」常箏說。

    「二常」書信共休戚互慰藉

    本次展覽同時還展出常秀峰與其叔父——著名文化學者、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常任俠的往來書信。從信中可以看到,兩人在人生經歷、思想和藝術創作、為人處世上的交流過程。這30餘封穿越了大半個世紀的鴻雁傳書,不僅真實地反映了常秀峰的從藝歷程,也見證?常任俠與常秀峰叔姪倆共休戚、互慰藉的深厚交情。

    常任俠寫給常秀峰的信件中,談到「叔雖八十,尚思為國努力,鑽研學術,學院雖不設講席,但吾將公開面向全國作學術報告,活着為了工作,不甘寂寞也」;而常秀峰在日記中談到留學印度,學習藝術的使命時也寫道:「假如我達不到目的,我無面目回去見祖國的師友父老的。」常任俠曾在一封信中囑托常秀峰臨摹宋畫作品:「黃荃花鳥畫,你要臨模,可以留你處臨模,此畫藝術高妙,非五代的黃荃,也一定是元明間的高手,觀其氣韻,一望而知。」

    深圳美術館策展人李原原對兩人的書信做了梳理並表示,在人生經歷上,我們可以看到在常秀峰每個重要的人生節點上,都有常任俠直接的助益。「常任俠與常秀峰叔姪之間的交往對常秀峰藝術道路的選擇與方向都有引領的作用。」李原原如是說。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