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美民間批加關稅擾亂產業鏈
2018年 10月 01日 23:56    香港商报
 

  美民間批加關稅擾亂產業鏈

    【香港商報訊】在美國政府對約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關稅後,一些美國政客稱,企業可能會考慮將其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出來。但美國很多企業人士和專家學者表示,美加徵關稅會導致供應鏈面臨挑戰,考慮到中國的比較優勢、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市場規律,產業鏈要從中國移走絕非易事。

    中國是許多產品唯一進口源

    「對許多被加徵關稅的產品來說,中國是美國進口的唯一來源,」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發言人貝薩妮‧埃洛霍爾特說,「並不存在可替代的其他產地。」

    對轉移供應鏈的說法,埃洛霍爾特認為「並非那麼簡單」。她分析說,企業的生產和採購決定通常提前數月甚至數年作出,並非常依賴複雜的供應鏈。如果不從中國進口,零售商和其他進口商很難快速切換回美國採購,「因為這種規模的國內採購並不存在」。

    位於華盛頓的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貿易協會,代表了美國百貨商店、家庭用品和專門用品商店、批發商、連鎖餐館以及來自美國和45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商等。

    此外,美國150家行業協會近期也聯合致信美國貿易代表說,全球供應鏈非常複雜,美國企業通常需要花費多年時間才能找到滿足生產標準、規模和成本要求的合作夥伴,美國政府「高估」了美國企業轉移供應鏈和尋找出口替代市場的能力。

    《紐約時報》援引美國「燦爛」公司首席執行官阿倫‧埃邁的話說:「離開中國不僅僅是成本問題,還是個可能性問題。」該報評論說:「中國擁有可靠的工人來源,他們知道如何從事工廠工作。中國擁有可靠的公路和鐵路線,將供應商與裝配廠連接到港口。」

    擾亂供應鏈會產生負面衝擊

    美國智庫專家從更深層次解讀了「埃邁們」的所思所想。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瑪麗‧洛夫利指出「優勢」與「成本」兩個因素。

    她認為,加徵關稅是極大挑戰,一些公司會有轉移的打算和行動。但轉移供應鏈是「昂貴的」,中國的優勢以及供應鏈遷移成本,是很多外國企業必須考慮的因素。

    洛夫利認為,首先,很多企業無法轉移供應鏈,是因為他們要在中國製造和購買較高價值的中間產品。其次,許多供應鏈是由美國監管機構認證的,因此無法立刻轉移。再次,轉移供應鏈至少需要數年,但美國政府貿易政策的連續性目前尚不可知。

    曾擔任過多家大公司高管的美利堅大學科戈德商學院教授羅伯特‧西齊納說,供應鏈的建立凝聚了企業極大心血,擾亂供應鏈會產生負面衝擊,並且,企業就算轉移供應鏈也不會選擇移向美國。

    貿易戰不會產生贏家

    「我不認為貿易戰會產生贏家。」加拿大中國問題專家、加中貿易理事會總裁向峰(Graham Shantz)稱。

    向峰直言,毫無疑問的是,設置關稅壁壘之舉對企業、產品貿易產生負面影響,對相關國家的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進而肯定會對全球經濟產生負面影響,「而這是不幸的」。

    「貿易戰只會讓大家都變得更差,」他說,「我不希望發生貿易戰。它對全球經濟和全球經濟增長都不利。相反,我希望通過對話和討論解決貿易爭端。」向峰認為,世界最大和第二大的經濟體處於貿易摩擦中,對全球經濟來說絕非好事。向峰希望,貿易爭端問題可以在雙邊機制,或諸如世貿組織等多邊框架內討論解決。

    「消除貿易壁壘,是推動經濟增長和促進各國經濟繁榮的最佳方法。」向峰說。

    黨報談貿易戰:心有定數

    《人民日報》昨日發文稱,對經貿合作,尤其中美經貿合作,中國的立場同樣是明確的、一貫的、堅定的。《關於中美經貿摩擦的事實與中方立場》白皮書,將這一立場概括為八個「堅定」。你儘管反覆無常,我自心有定數。

    文章稱,希望美國的成熟政治家們,認清「中國立場」,客觀全面認識中美經貿關係,及時糾正不當行為,最終能夠回歸理性。

    【链接】十一長假期間赴美遊客銳減

    【香港商報訊】有外媒報道稱,中美貿易戰使中國民間的反美情緒增加。今年中國十一長假,赴美機票預訂量下降近半。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內地旅遊網站攜程網預測,在十一長假前後,將有約700萬中國人赴海外旅遊,佔年出境遊總人數的5%。數據顯示,中國遊客全球熱門旅遊目的地排名,美國從第5位降至第11位。

    報道表示,美國人氣下滑的原因,可能是中美貿易戰,使民眾容易產生「厭美」的情緒。朝鮮日報也報道稱,今年十一長假,赴美機票預訂量較去年同期下降42%。

    此外,內地將對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中國生產的汽車進行史上最大規模召回。中國商務部曾表示將對美國徵收關稅採取「質的報復」,分析認為,中國將對美國正式展開非關稅報復行動。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