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施政報告下周三公布 羅兵咸倡放寬科研扣稅
2018年 10月 04日 01:12    香港商报
 

    施政報告下周三公布 羅兵咸倡放寬科研扣稅

    【香港商報訊】記者姚一鶴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於本月10日公布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羅兵咸永道建議,政府透過稅務政策支持香港重點行業增長及推動本港經濟多元發展,以惠及港人港企。該行強調,積極的稅務及就業政策將吸引和培育優秀人才,鼓勵科企拓展業務和經濟產業多元化,是本港成為世界級創科基地的關鍵。

    在支援科研方面,羅兵咸永道香港稅務合夥人崔慶昭建議,放寬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的科研支出「超級扣稅」優惠限制,令外判到大灣區的研發開支亦可享有同等優惠,亦建議推出針對研發開支的可兌換現金稅務抵扣,以進一步鼓勵中小以及初創企業發展。

    另外,崔慶昭倡議通過單邊海外稅收抵免措施,完善跨境稅務制度以避免雙重徵稅,「相應措施將有助香港發展成區內的知識產權中心。此外,政府亦可考慮對本地投資成立研發基地的企業,就其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減半徵收利得稅(8.25%)。」

    稅改推動產業多元化

    為促進大灣區人流、物流和資金流,羅兵咸永道香港稅務合夥人王曉彥建議,港府向內地爭取,內地當局對香港企業於大灣區的業務收入僅按16.5%稅率徵稅,免收內地25%的企業所得稅,而針對大灣區內全職工作的香港居民,對內地收入徵收不高於15%的內地個人所得稅,或按條件提供扣稅額。

    羅兵咸指出,政府應透過稅務政策推動本港經濟產業多元化,由稅務角度分析,並制訂具前瞻性的整體方針,促進專才發展及高科技產業就業機會。崔慶昭呼籲,為進一步提升香港競爭力,政府必須全面檢討現時的稅制並適時評估過去稅務優惠的成效。在廣泛而全面的稅制下,企業能為創新經濟注入動力,同時減低宏觀經濟等外圍風險對香港的影響。

    羅兵咸永道亦提議,政府落實鞏固香港於全球船舶租賃業領先地位的相應稅務政策,以確保本港作為南中國地區重點港口的優勢。

    林鄭月娥昨日出席國際航海論壇致辭時亦表示,過往本港的港口吞吐量是世界排名第一,但去年下跌至第五,航運業界面對不少挑戰。另外,中美貿易戰的升溫,以及國際海事組織對燃油的新規定,無可避免影響到香港的航運轉口業,都令業界的經營成本增加。她透露,《施政報告》將公布對業界支援措施,惟目前不能透露具體細節。

    林鄭月娥強調,雖然在貨運方面對激烈競爭,但本港在專業服務方面仍有不少優勢,包括船舶融資和租賃、保險、船舶管理,法律和仲裁服務等,而「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亦提供不少機遇。

    【新聞天文台】土地規劃重中之重 填海勢在必行

    《施政報告》將於下周三(10日)公布,預料土地房屋規劃將會是重中之重。消息人士透露,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於《施政報告》中提出東大嶼都會策略性研究,以及多個近岸填海選項,包括屯門龍鼓灘,以及被地區建制派反對的沙田馬料水等,填海已經是勢在必行。

    「土地大辯論」於上月底完結,初步報告將就五個社會上較多討論的土地範疇提出初步觀察,其中包括維港以外填海、棕地、利用私人的新界農地儲備、利用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如發展粉嶺高爾夫球場,以及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

    據了解,《施政報告》將會就該五個範疇提出討論。消息指,政府將會就2014年由時任行政長官梁振英提出、俗稱「東大嶼都會」中部水域人工島策略性研究,第三度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發展局於2014年及2016年兩度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出撥款申請,惟因拉布均未能取得撥款。

    填海已屬必然選項

    消息人士指,政府於填海方面,將會着力講解「如何」填海,而非「是否」填海,尤其面對環保團體以污染環境為由反對填海,政府將會解釋現有技術已較為環保,如填海可以善用香港建築廢料。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指,填海屬必須選項,但需時甚久,現時應盡快進行相關程序。

    對於會否加劇附近交通擠塞,他認為只要處理好交通配套,是可以克服的。

    另外,據了解,政府已決定將強積金對沖補貼僱主金額,由172億元加碼至近300億元,補貼年期也會由12年大幅延長至25年,稍後交勞工顧問委員會討論,料最快2022年取消對沖。

    香港商報記者 姚一鶴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