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商报时评】取消強積金對沖須做好各方平衡
2018年 10月 04日 01:22    香港商报
 

    【商报时评】取消強積金對沖須做好各方平衡

    香港商報評論員 周武輝 

    關於取消強積金對沖問題已爭拗多年,政府一直居中斡旋,增加誘因,以促使勞資雙方可達成協議。有消息傳出,新一份施政報告預料將會交代優化版的取消強積金對沖新方案,補貼年期和資金都會「加碼」,由補貼12年延長至25年,金額亦由172億元增加至290億至300億元之間。

    取消強積金對沖是社會主流意見,各方都應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對待,政府、資方、僱員願意付出多一點或作出一些讓步,做好利益平衡,有助達成共識。在確保公共財政安全及可持續性的情況下,若政府主動作出更大承擔,盡量令到商界的實際負擔有所減少,自然是好事一樁,希望勞資雙方亦能務實妥協,成功取消強積金對沖,達至多贏。

    根據現行機制,政府容許僱主可以利用強積金中僱主供款所產生的累算權益,抵銷向僱員支付的長期服務金和遣散費,此方案的出台,有其歷史原因,但到現今已經不合時宜。在過去多年,對沖機制令逾350億元強積金供款被沖走,讓強積金退休保障的作用大打折扣,有違強積金保障退休生活的本意,打工仔退休時怨聲載道,強烈要求取消對沖機制,合情合理。然而,商界對此顧慮不小,擔心成本大幅增加影響營運,尤其可能會嚴重打擊中小企,引發解僱潮等,這些憂慮並非無中生有,表示反對亦可理解。

    勞資雙方對取消強積金對沖一事,多次探討不同優化方案,遺憾沒有達成能接受的共識。惟取消強積金對沖勢在必行,近年政府積極在商界和勞工界奔走,聆聽各方聲音,表態願意「落水更深」,務求平衡勞資矛盾,尋得突破,展現不畏艱難的決心,值得肯定。為了既保障勞工權益,又照顧商家實際情況,減輕中小企財政負擔和裁員壓力,幫助逐步適應取消強積金對沖的過渡期,說服企業僱主盡快同意取消強積金對沖,政府提供的財政承擔一再加碼,由開始的79億元,加到150億元,到今年3月增至172億元,最新又傳出政府加碼注資至近300億元,補貼期也一延再延,無論最終方案為何,起碼顯示政府解決問題的誠意。勞資雙方應該將心比心,互讓互諒就能海闊天空,切忌意氣用事和漫天要價,將應承擔的責任過多地推卸給政府。

    一個有利的因素是,政府早前提出動用172億元公帑,補貼12年,協助僱主過渡的方案,獲得了勞工界贊同,但商界對此態度保留。政府隨後再鬆口表示,會積極考慮作出更多承擔的方案,期望有數得計之下,勞資雙方可達協議,而新方案相信會體現在進一步減少商界額外負擔方面,有助促成商界「收貨」。事實上,如果補貼25年,近300億元的方案屬實,的確是有利商界的,而資方對政府推出的具體方案,應實事求是看待,換位思考,合理權衡,作出抉擇。勞資雙方關係始終是互相依存,爭取早日落實取消強積金對沖,打工仔權益有保障,工作積極性高,創造出更多價值,企業才越有競爭力,對建立和諧勞資關係,打造良好營商環境亦有利。商界、勞方應與政府全面合作,秉持多贏思維,共同解決難題,取消強積金對沖不應再拖延下去。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