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適時適度降準 提振投資信心
2018年 10月 09日 00:08    香港商报
 

  「事至不懼,而徐為之圖。」近日,在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迅速上行之際,人民銀行卻「反向而行」,宣布將在10月15日進行年內第四次定向降準。我們認為,本次定向降準的時機與方式,清晰確證了當前中國內地經濟政策的三重核心邏輯。

  貨幣匹配經濟是根本思路

  邏輯一:「貨幣匹配經濟」是貨幣政策的根本思路。在今年7月的報告中,我們指出,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根本內涵在於「貨幣匹配經濟」,為了匹配不斷變化的實體經濟,貨幣政策需要加強前瞻性的預調微調,適時調整邊際鬆緊。據此我們曾預測,2018年下半年,人行將實現穩健中性基調下的貨幣政策邊際偏寬鬆,並至少將再進行一次定向降準。目前,人行宣布將在10月15日進行年內第四次定向降準,不僅在時機上驗證了我們此前預判,也在方式上進一步確證了「貨幣匹配經濟」的政策思路。具體而言,本次定向降準採用了「調結構+補增量」的組合拳。其一,釋放約4500億元的流動性用於置換到期的MLF,以修正不合理的流動性結構。此舉有助於破除MLF對中小銀行造成的資金供給「歧視」,進而在全球貿易摩擦的背景下,針對性地紓緩小微企業的融資瓶頸,對沖外部風險。其二,7500億元的流動性增量則用於啟動內生經濟增長動力。

  該增量的投放力度大幅領先於年內的前三次定向降準,是對當前中國內地經濟內外部壓力的主動應對,有助於穩固下半年中國內地經濟的增長底線。

  經濟基本面為關鍵基礎

  邏輯二:經濟基本面是匯率穩定的關鍵基礎。9月末美聯儲加息以來,人行並未跟隨加息。目前,在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揚之際,人行則「逆向而行」,年度第四次定向降準的幅度升至1個百分點,將進一步壓低長端利率。這一系列行動表明,美聯儲貨幣政策對中國內地的外溢影響要小於市場預期。人行有能力、有意願維護自身貨幣政策獨立性,兼顧內部經濟增長和外部匯率穩定。面對外部風險壓力,犧牲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中的一方,將損害而非挽救另一方。相反,堅持內部貨幣政策獨立性,憑藉定向降準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才能縮小中美經濟周期的差距,最終通過經濟基本面的改善,鞏固人民幣的幣值穩定。據此展望未來,短期來看,由於中美利差可能進一步收窄,人民幣匯率將繼續承壓,「7」始終是一個重要且敏感的心理關口。長期來看,伴隨未來中國內地經濟基本面的企穩,人民幣匯率有望漸次回歸至長期的平穩運行狀態。

  穩預期應對內外壓力

  邏輯三:「穩預期」是應對內外部壓力的政策重心。今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並強調「穩預期」,既是對於堅持常態化預期管理的確認,也是要求在政策調整同時提前引導可能超調的市場情緒。在不重蹈「大水漫灌」的前提下,本次降準在時間和力度上的選擇,精準體現了人行「穩預期」的政策邏輯。適度適時的定向降準有助於提振投資和消費信心,避免悲觀情緒的過度放大。有鑒於此,「穩預期」將繼續作為人行的未來政策重點,「穩槓桿+嚴監管」仍會延續,金融監管體系改革將擇機推進,以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為代表的具體措施有望在執行範圍、力度、節奏上適時適度地放鬆。

  我們的判斷:根據上述的政策邏輯,我們認為,三大趨勢值得關注。第一,連續的定向降準有望落地。「調結構+補增量」的定向降準將成為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下一次定向降準將大概率發生在2019年第一季度,在春節前落地的概率要高於春節後。第二,人民幣匯率短期將繼續承壓。人行將優先專注於國內政策目標,而非盲目跟隨美聯儲政策。隨中美利差的進一步收窄,人民幣匯率短期將迎來新一輪壓力,「7」始終是一個重要且敏感的心理關口。第三,「穩預期」有望逐步顯現效果。當前至2018年年末,更多的「穩預期」措施有望出台,市場風險偏好有望逐步改善,進而鞏固中國內地經濟增長底線和金融系統穩定性。

  工銀國際證券研究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