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17種抗癌藥「半價」納醫保
2018年 10月 12日 00:22    香港商报
 

  17種抗癌藥「半價」納醫保

  多措施確保政策11月底落地

  【香港商報訊】國家醫療保障局昨天在北京舉行政策吹風會,介紹抗癌藥醫保准入專項談判情況。數據顯示,新納入醫保的17種抗癌藥支付標準較零售價平均降幅達56.7%。醫保局表示,下一步將推進政策落實,要求企業全國範圍內保障供應,患者11月底前有望買到降價後的抗癌藥。

  均為臨床必需藥品

  醫保局透露,目前,全國平均每天新增癌症患者1萬多人,全年新增癌症患者300多萬人。癌症等重病患者買不起、買不到「救命藥」的訴求受到國家關注。國家醫療保障局日前印發通知,將17種談判抗癌藥品納入了國家基本醫保目錄,並同步確定了這些藥品的醫保支付標準。國家醫療保障局醫療組牽頭人熊先軍介紹,本次納入藥品目錄的17種藥品中,包括12個實體腫瘤藥和5個血液腫瘤藥,均為臨床必需、參保人員需求迫切的腫瘤治療藥品,涉及非小細胞肺癌、腎癌、結直腸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多個癌種。

  數據顯示,17種談判藥品與平均零售價相比,最高降幅71%,平均降幅達56.7%,大部分進口藥品談判後的支付標準低於周邊國家或地區市場價格,平均低36%,這將極大減輕內地腫瘤患者的用藥負擔。

  正大天晴的鹽酸安羅替尼膠囊以及恆瑞醫藥的培門冬?注射液,是此次談判中僅有的兩個國產產品,降價幅度分別為45.03%和39.21%。而默克中國的西妥昔單抗注射液談判後的價格由4200元降到1295元,是全球最低售價。

  保障藥企利益 多款新藥入列

  據介紹,本輪抗癌藥醫保准入專項談判工作於今年6月啟動,從醫保目錄外的44個獨家抗癌藥中,經組織專家評審和投票遴選,並經認真評估談判最終確定了17種藥物進入醫保目錄。今年的談判藥品中,10種為2017年之後上市的品種,剩餘專利期較長,談判難度很大。

  「本次談判,我們充分發揮醫保集團購買的優勢,堅持臨床價值導向和鼓勵創新,堅持基本保障,堅持專家評審機制,堅持公平公正公開。通過與企業平等協商,明顯提高了醫保用藥保障水平,降低了患者用藥負擔,控制了醫保基金支出,實現了參保人、醫保、企業『三贏』的目標。」熊先軍說。

  要求確保供應合理使用

  儘管此次談判後藥價下降不少,但有業內人士擔心,落地時間差以及此前醫改中施行的「藥佔比」考核政策等因素,成為平價藥和患者之間的障礙。昨天,醫保局表示,下一步,將指導地方做好談判藥品的落地工作。熊先軍稱,醫保局印發談判結果文件後,要求各地在10月底前將談判藥品按照支付標準在省級集中採購平台公開掛網,醫保部門要調整醫保信息系統,確保11月底前開始執行,患者11月底前逐步能買到降價後的抗癌藥。在這個過程中,醫保局將協調配合有關部門加強對醫生用藥的指導,保障抗癌藥的採購和合理使用,確保藥品進得了醫院,患者可以買到。

  國家醫保局也明確,因談判藥品納入目錄等政策原因導致醫療機構2018年實際發生費用超出總額控制指標的,年底清算時要給予合理補償,並在制定2019年總額控制指標時綜合考慮談判藥品合理使用的因素。同時,要嚴格執行談判藥品限定支付範圍,加強使用管理,對費用高、用量大的藥品要進行重點監控和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部分納入醫保的抗癌藥出現斷供,醫保局昨天回應稱,目前只有赫賽汀出現過,這主要是企業自身生產調整沒能做好銜接。經過企業努力,已經很快恢復了供應。對於後續低價抗癌藥品如何保障供應,醫保局表示,在與企業簽訂的協議中已經明確要求必須在全國範圍內保障供應。「而且從企業的角度看,好不容易通過談判納入醫保,下一步最應該做的是加大供應,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從動機上來說也不會斷供。」熊先軍說。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