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周偉立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早出席聯合電台節目,解答市民對2018年施政報告的提問。節目中,多位致電的市民都關注土地房屋問題。林鄭表示,施政報告提出的房屋政策是希望透過擴大公營房屋比例,尤其資助出售房屋,為市民帶來置業盼望。她明言,公屋是保護基層的資助房屋,綠置居的按揭成數及折扣率比居屋好,只是希望提供多個選擇滿足公屋住戶的置業盼望,並無意強制公屋住戶買樓,歡迎公屋戶繼續住在公屋。
無意強制公屋住戶買樓
在昨早的聯合電台節目上,很多市民都提出土地房屋問題,包括資助房屋的價錢參考私樓,令公屋居民即使想置業也無法負擔;為何不直接在小蠔灣車廠上蓋發展公營房屋;引用《土地收回條例》收地發展等等。
林鄭回應,無意強制公屋住戶買樓,綠置居售價比居屋低和更高按揭成數,只是提供選擇給公屋住戶,以滿足置業盼望。小蠔灣車廠上蓋用地的公私營房屋比例仍要研究。
她又稱,不少人以為政府可用《收回土地條例》發展,但她當年出任發展局局長時曾啟動新界東北發展,因涉及種種非常複雜的因素及反對,至今當區一塊私人土地都未收到。她又提到,因擔心加息環境及外圍經濟波動,並沒有在施政報告中鼓勵市民購買私樓,當局評估明年經濟肯定會差,只是目前並未浮現。
研活化工廈改過渡性房屋
談及「明日大嶼」計劃的填海面積達1700公頃,林鄭解釋,是由規劃部門以科學方法擬定,當中沒有行政長官意志,重申不受團結香港基金的填海建議影響,相信兩者方案接近,只是因為兩者都具科學性,希望社會不要以陰謀論看待填海。她重申,填海前要經立法會同意和一定的法定程序,城規會亦會展開法定諮詢,並非已由政府「拍板」。
在活化工廈改作過渡性房屋方面,林鄭形容有一定困難,但利多於弊。她談到,當局會加入發展條件,例如要求業主將一成樓面面積用作文藝創科等政府指定用途。她稱,上屆政府未能實現是因為魄力不夠,未能迎難而上。她說,消防處對工廈混合用途絕不妥協,但整幢改裝則可以接受,現時亦有酒店由工廈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