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劉偉昌巧手化廢為寶
2018年 10月 13日 23:01    香港商报
 

  古典單車引爆維修熱情

  劉偉昌巧手化廢為寶

  潮流興減廢,一般人的做法,多是將視為垃圾的廢件送走,能夠還原其本質,甚至加點創意,活化成其他東西的,甚為稀少。劉偉昌就有這本事,這名友儕間匿稱昌哥的「減廢維修達人」,用盡公餘時間出車;踩動經改裝的單車cargo bike,在元朗、天水圍、屯門一帶「執垃圾」,但他撿回來的其實是「寶物」,紅酒箱成為層架,風扇罩、罐頭變身時鐘,記者早前跟隨他踩一回,發覺很多被丟東西原來好有價值,以後真不敢輕言:「呢件係垃圾,丟咗佢!」香港商報記者 鄭玉君

  改裝舊單車作載貨cargo bike

  昌哥住在天水圍的村屋,職業是機械維修師,因此有地方泊單車,也有用「架生」的專業知識,能將不靈動的物件維修好。十多廿年前,他開始自製家中信箱、燈、鐵閘等,但說到將街外廢物轉為好物,源於一部古典單車,「我不嬲都鍾意踩單車,大約10年前吧,街邊見到收買佬推一部單車,雖然『爛茸茸』,睇落都幾靚,於是想到要整番好佢」,他最初以為它是鳳凰牌單車,上網查核後,才知道它是英國品牌Philips,1968年出產,頗為名貴。香港古典單車會帶他買零件,結果半世紀前的單車重新運轉,感覺非常良好。

  這部單車後來轉讓給朋友,但昌哥對維修古典單車的熱情已一發不可收拾!他後來發現,身邊有很多廢棄素材「好好玩」,在經過想像及巧手,賦與它新生命。他在家周邊尋寶,木板、水管、鐵枝等都好使好用,但量多時實在拉不動,於是又改裝兩部舊單車,使之成為可載貨的cargo bike。

  嘆今人寧丟棄買「渣」

  或有人會覺得昌哥當街執垃圾的行為像垃圾佬,但昌哥的出發點是「不浪費」,他舉例指從前的五桶櫃好好用,可以說是用一世,但現在的人寧願丟棄,去買「cheap嘢、渣嘢」來用。

  為了解昌哥這種不浪費意識,記者踩共享單車(已結束營運,希望不會成為垃圾)跟隨他由港鐵天水圍站踩往屯門工業區。他說,訪問做過幾次,但都是頭一回有記者一同出車尋寶。

  我們沿途在幾個地點停留,依次包括:洪水橋的橋頭圍垃圾站及洪屋村垃圾站、丹桂路做收買者的家、順風圍二手傢俬店、亦園村二手單車店及屯門工業區回收店。

  任何「垃圾」都有作用

  這些地點都是昌哥日積月累發掘出來,首站橋頭圍是鄧族圍村,有很多古老物件,「我?垃圾站執過一個樟木櫳、七八幅5呎長百頁窗簾、中式木(已斷了腳),應該係舊屋拆或者翻新,村民不要丟出來的」,今次有一堆長長短短的木板,其中一個看似是床或櫃腳的東西吸引昌哥目光,但他說不會執走:「因要用手鋸及電批才可搞得掂,但撿拾東西都是隨機的,常帶住這些架生很愚笨,除非有心做才帶備。」這個垃圾站周圍也有不少樹木,打風後會有木頭執,可用來做大,或雕刻成裝飾物,不過他笑言,自己的撿拾速度未必快得過食環署。

  第二站洪屋村垃圾站,也是空手而回,但原來這裏附近有不少水貨倉,昌哥曾在此撿過老爺鐘,水管,舊式工具箱,但最經典要數撿了廿個紅酒箱,全堆在cargo bike,儼如一座小山,紅酒箱運回屯門工作室做層架,與橋頭圍的百頁窗簾十分合襯,增添不少文青氣息。

  此行只有在第三站的丹桂路做收買的水哥家有收穫。水哥的家內外都放滿二手物件,對出路邊擺放二手單車,他這天不在家,但無礙昌哥尋寶,眼睛小小的昌哥目光如鷹隼,迅速盯住一塊生鏽鐵餅,即時度尺直徑有12厘米,他說可做機床的「架生」,拍個照留底通知水哥便可。他又量度一部殘舊三輪車的尺寸,指這車有限滑車速器,可考慮拿來改裝成流動架生車。

  港人貪新厭舊隨手丟東西

  最後三站昌哥以往都有光顧,不久前才在屯門工業區回收店,花了50元買入打磨機,他說其主人應該嫌棄它污嘈又生鏽,但根本無壞,加些油「拋番靚佢」就可用來做磨刀工具。亦園村二手單車店有很多二手靚車,例如有日本的代步單車,昌哥指它好使好用,比台灣、大陸的好,但一般單車店沒有出售。他與店主陳生因車結緣3年,惟受洪水橋未來發展影響,小店最快幾年後消失,二手單車或再無用處,去處可能是堆填區。順風圍的二手傢俬店由來自西班牙的慈善組織經營,昌哥說有些人可能覺得二手傢俬質素大多不好,但這店的傢俬很新淨,價錢合理,因此有需要時會過來看看。

  香港地這麼多嘢執,與人們貪新厭舊,物件不耐用及不合用有好大關係,「去外國旅行會捐窿捐罅,睇人地啲建設,好有意思,但香港的好悶,會問為何好設計不在港出現;如工具,本港只眼那些是好賺、利潤高的,人們實際買不到自己想用的;又如工廠架生一定要信得過,重型架生首選工業大國德國,設計好,耐用,安全系數高,畀人有信心」。他說「機械才是永恒」,但自七十年代開始融入電子,你會發覺東西不及從前「襟用」,有少少毛病就扔出街,反正市面有更好的貨色。

  開班「過兩招」 冀回饋社區

  「啲嘢化學咗,情勢已不可反轉頭!」昌哥唯有將他復修、升級再造廢棄物的理念傳揚開去,幾位志同道合者與他組成「流動架生房」,今次他們亦有踩單車隨行。流動架生房已招募年輕人接受培訓,學習工藝,到五金店、回收場等實地考察,還有落區做義工,幫人維修,做到助人自助。他們亦可從學習到的金工技術如燒焊、上油漆、打磨等,了解如何打造一部cargo bike。

  昌哥也回饋社區,曾參與屯門藍地百好繪本士多的木圍欄建設,與一些組織合力製作一張中西區老人家心水的「歇腳櫈」,修理好薄扶林村的手搖水泵、坪石村小店的投幣式電動音樂小火車。其中,坪石村小店的老闆很緊小火車可否「郁番」,讓小朋友可投幣再玩,找昌哥幫忙時,衷心託咐要修好,昌哥見老闆不求其,自己也不求其,他說,見到小火車重新啟動,再可聽到小朋友的歡笑聲,是他做那麼多維修以來最開心的事情。

 
(來源: 香港商報) 編輯: 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