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以經濟學方法看婚姻
2018年 10月 15日 00:29    香港商报
 

    以經濟學方法看婚姻

    近期,有一套關於香港女生嫁往異地的電視節目,在網上頗為引人談論。婚姻除了是浪漫的題目之外,也可以是個與經濟學有關的課題。

    婚姻經濟學是指用經濟學的方法來分析婚姻與愛情,首創於美國經濟學家貝加(Becker),他把經濟學方法引入對婚姻行為的分析,寫了「家庭論」一書,將微觀經濟分析的領域擴大到包括非市場行為的人類行為和相互作用的廣闊領域,同樣,也應用於了婚姻。

    貝加的理論認為從找對象到結婚的過程,就像是一個尋找目標市場、考察雙方需求、認同商品交換條件直到簽訂交換契約的過程。婚姻也是人們為了滿足於本性,並為降低交易費用而實現效用最大化的一種組合形式,就類似於企業的存在,是為了在市場中節約交易成本一樣。

    該理論被引用來解釋不少社會現象。例如為什麼結婚不再那麼普遍,或是為什麼現代的婚約有效期變得這麼短暫等等。

    婚姻契約需要降低

    事實在傳統婚姻中,男子因為身體結構比較強壯,從事戶外及勞力工作比女性具有優勢,妻子與丈夫相比,做衣服或煮飯方面的技能又比較強,因此一個家庭系統便有利夫妻雙方從事生產活動的效率。但現代技術的發展,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條件,勞力工作有機器代勞、從市場購入衣服或外出用餐也比在家方便,因此婚姻的需要也降低了。

    此外,另一重要的因素是嬰兒死亡率大幅下降。在過去,對女人來說,必須要不停地生孩子,才可確保有兩三個孩子能生存下來,繼而能長大成人。結果,照料和養育子女的任務實際上成了女人們的全部工作。而有關嬰兒死亡率問題,在現代社會已不是大問題。

    正因為經濟學常被用來解釋社會現象,所以經濟學也是社會科學。

    英國格林大學財務學首席講師

    財務部學部主任 梁港生

    (逢周一刊出)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实习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