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國進民退」?國資委回應:互惠共贏 公平競爭
2018年 10月 16日 02:23    香港商报
 

    「國進民退」?國資委回應:互惠共贏 公平競爭

    【香港商報訊】針對有媒體反映國資「抄底」收購民資上市公司,造成「國進民退」,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1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應,這是在目前環境下國企和民企的一種正常的市場化行為,是互惠共贏的市場選擇,不存在誰進誰退的問題。

    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

    近期,民企反映貸款融資難、融資貴。有輿論擔憂,國有企業會借機大規模兼併或者併購民營企業。對此,彭華崗從三方面闡述了國企與民企的發展和關係:

    首先,要堅持用「兩個毫不動搖」來認識和把握國企民企的根本關係。要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一方面,要看到國有企業地位重要、作用關鍵、不可替代;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黨中央歷來支持和鼓勵民營企業發展。

    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雙向的,也是雙贏的。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既要大膽引進、鼓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也積極走出去,鼓勵支持國有資本投資民營企業。同時,雙向改革也是雙贏的,兩者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堅持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目前,央企下屬各級子企業三分之二都已是混合所有制企業。近年來,央企減少1萬餘戶企業法人,其中2618戶是將控股權讓渡給了民營企業。

    第三,國有資本、國有企業的「進和退」是基於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市場化行為。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與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一直以來都是國企改革的重要方面。國企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目的是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和效率。

    以「競爭中性」原則對待國企

    人行行長易綱在2018年G30國際銀行業研討會上發言時表示,下一步,為解決中國經濟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中國將考慮以「競爭中性」原則對待國有企業。

    彭華崗昨日也表示,目前改革的思路和目標就是要使國有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也就是說,經過改革以後的國有企業和其他所有制企業是一樣的,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這與「競爭中性」原則是一致的。

    央企前三季度穩中向好

    國資委昨日還通報了中央企業2018年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央企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1.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3491億元,同比增長21.5%;累計上交稅費1.7萬億元,同比增長7.3%;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萬億元,同比增長2.7%;企業人均創收同比增長12.5%。上述指標保持增長的同時,央企負債率和成本費用繼續呈下降態勢。

    彭華崗表示,從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看,央企生產經營穩步提升,經濟效益快速增長,呈現「三優一減」的特點:投資結構優、運行質量優、生產效率優、成本費用減少。

    不過,彭華崗也指出,目前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不確定因素增多,央企將更加注重、密切關注、及時研判「穩中有變」之中的「變」,要對可能面臨的風險挑戰和困難考慮得更充分一些。

    鏈接

    國資劃轉社保基金已超200億

    【香港商報訊】彭華崗昨日表示,按照有關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要求,目前首批3戶中央企業試點已劃轉了國有資本200多億元,國資委正着手研究第二批劃轉企業名單。

    「3戶試點的產權變更登記現在已經完成,我們正會同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修改公司的章程,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彭華崗說。他表示,第二批劃轉企業名單,將更多符合條件的中央企業列入劃轉範圍,加大劃轉力度,儘快推動劃轉工作。同時,下一步將通過深化改革,強化國有資產監管,提高國有資本回報,讓國有企業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2017年11月,國務院印發的《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明確,從2017年開始選擇部分中央企業和部分省份試點,統一劃轉企業國有股權的10%充實社保基金。

    国企改革成效

    關於公司制改制:

    2017年以來,央企68家全民所有制企業全部完成改制,目前全國國企公司制改制面達到94%。

    關於混合所有制改革:

    2017年,央企混合所有制企業新增900多戶,引入社會資本超過4200億元。

    關於戰略性重組:

    十八大以來,完成20組38家中央企業重組整合,央企由116家調整至96家。

    關於「壓減」工作:

    央企累計減少法人戶數超過1萬戶,法人總數已由5萬多戶降至4萬多戶,減少人工成本217億元,減少了管理費用188億元。

    關於去產能:

    國企承擔了約80%的去鋼鐵產能任務和70%的去煤炭產能任務,央企2016年-2017年共退出鋼鐵產能1600萬噸、煤炭產能6200萬噸,今年上半年退出煤炭產能340萬噸,化解鋼鐵過剩產能任務已全部完成。

    關於「處僵治困」:

    完成超過1500戶企業「處僵治困」任務。

    關於分離「三供一業」:

    截至今年 9月底,國企「三供一業」完成分離移交或簽訂移交協議達到 91%,今年年底將基本完成。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香港商报实习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