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走訪光明樓村 品非遺文化
2018年 10月 24日 00:12    香港商报
 

在首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舉行期間,由深圳光明區文體教育黨委主辦、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承辦的「走進身邊的非遺」——尋找光明記憶特色採風活動,於10月22日在新湖街道樓村社區舉行。

民俗愛好者、攝影愛好者及樓村小學的師生等70多人走進樓村,了解村落歷史文化。大家來到樓村舊村片區,參觀了麻石巷、陳氏祠堂、琬璧公家塾等遺址,了解了樓村歷史人文,包括樓村陳氏淵源、樓村地名由來、相關傳說、紅色歷史等。

領略當地歷史人文

據樓村陳氏族譜記載,樓村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既是歷史上新安、東莞、南澳的咽喉,也是三地經貿必經之路,因而樓村麻石巷遠近聞名,大半個世紀前,老街商賈雲集,熱鬧非凡。麻石巷內的麻石路是當時公明唯一的石路,距今已有200年歷史,為當時樓村首富陳仿禹所建,由麻石板子橫錯交織而成,寬度約1米,長度約150米。

在深圳全面城市化之前,樓村是深圳最大的自然村。樓村還是自古以來重要的荔枝種植地,曾被國家農業部授予「中國荔枝第一村」美譽。而在流浮井山下萬畝荔枝林中,還發掘出了古窯,根據出土瓷片以及修復的雙魚紋盆和八思巴文印的瓷器等考證,專家認為該窯為宋末元初的古窯,已有800年的歷史,是深圳目前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瓷窯,也是廣東省發現的第一個瓢形窯址。

樓村還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農民運動的腹地,是最早開展農民運動的紅色村落之一。這裏的琬璧公家塾,是老樓村人接受啟蒙教育的場所,也是中國辛亥革命先驅廖仲愷在深圳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至今它仍保持着明清時期典型的廣府建築特色。

燒豬瀨粉技藝有講究

樓村村民還現場講解了燒豬及區級非遺項目「樓村瀨粉」製作技藝。

樓村瀨粉源自「樓村二十會」的民俗。每年元宵節過後,族人共同商議並約定正月二十日遊供舉辦廟會,全村吃瀨粉。在公明,習慣將瀨粉與燒鵝一起搭配,將瀨粉燙一燙入碗中。在粉麵上鋪上一層皮脆肉嫩的燒鵝,淋上高湯。一碗美味的瀨粉就出來了,故又名「金鵝銀瀨」。

樓村燒豬在當地比較出名,它的製作講究肉豬的品種、配料、醃製、爐灶、燒烤火候和吃食時間等。據說樓村燒豬祖傳的土法製作已有上百年歷史,沿襲了四五代人。香港商報記者黃鳳鳴 通訊員賴遠美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吴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