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為了下一代
2018年 10月 25日 01:09    香港商报
 

周八駿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一再表示,她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明日大嶼願景」完全是為了香港的下一代。

根據2018年施政報告,「明日大嶼」的首階段填海工程爭取於2025年展開。透過填海所得的土地儲備,規劃用作興建26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預計首階段的住宅單位可在2032年入伙。換言之,一切順利,真的能得益的是目前香港下一代。

為下一代安居謀劃

我相信,林鄭月娥為下一代想是真誠的。這是一個崇高的志向,是香港特別行政區領袖應當懷有的,也應當努力體現於施政。

可能令行政長官多少感到意外的,是香港社會、尤其下一代對「明日大嶼」的反應。在10月14日守護大嶼聯盟、土地正義聯盟等團體發起的反對「明日大嶼」的遊行隊伍中,不少是青年,甚至還有少年。

究竟是因為年輕人易激動而沒有冷靜仔細閱讀領會施政報告的好意?抑或特區政府在掌握青年人心態上出現了偏差?我相信,行政長官和她的管治班子會深入檢討。

引起我關注的,是10月15日《香港01》發表《請勿在平行時空與大眾同行——香港01致林鄭月娥公開信》,表達了香港目前相當一部分青年人的心聲。

這封公開信一開始就激昂地說:「當你仍以『舊獅子山』的階級流動精神,勉勵大家乘風破浪、再創輝煌時,你可曾想過,這種死抱『我都係咁捱出頭』的信念,正是令我們無法帆盡高張的牢籠?當你高舉『置業主導』方針,打算一圓市民的『磚頭夢』,更揚言不推行『明日大嶼』將會愧對下一代時,你可曾知道,下一代要的,是可以輕鬆生活的宜居家園,而非要終身做節衣縮食的『樓奴』?」

這封公開信的結尾是:「請不要停留在那個自力更生的平行時空。否則,沒有改變,哪有前行,又談何希望?」

下一代不願做「樓奴」

讀了行政長官長達6萬多字的2018年施政報告,和《香港01》給行政長官的公開信,我認識到,特區政府和香港老一代在為下一代想時,必須先弄明白三個相關聯的問題——下一代想要什麼?下一代能要什麼?下一代能得到什麼?

「下一代想要什麼?」是指下一代的願望。香港的下一代想不想要自己的住宅?想不想要寬敞的住宅?想不想不斷提高生活水平?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下一代能要什麼呢?」這取決於他們的收入水平而不是取決於他們的願望。今天香港,社會向上流動性遠不如上世紀,青年人普遍遭遇升學難、就業難、就好業更難、就了業升遷難,以致相當多青年人的收入水平,無法同他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相匹配。

特區政府當然看清青年人願望與實現願望的能力之間的落差,於是,採取政策措施提供援助。「明日大嶼」便是一個旨在提升香港下一代生活水平的宏大規劃。

遺憾的是,《香港01》致行政長官的公開信說出了相當一部分青年人的回應:不要。為什麼?因為他們追求另一種活法——可以輕鬆生活的宜居家園,而非要終身做節衣縮食的「樓奴」。

我關注《香港01》致行政長官的公開信,還因為它強調香港經濟必須扭轉對地產業的過度依賴、政府必須設法降低私人住宅價格和提供更多公屋。

《香港01》致行政長官的公開信提出一個觀點——如果大部分香港人都可以合理的租金享有安身之所,大家就毋須為償還供款而節衣縮食,亦不用為樓價升跌而擔驚受怕;更重要的,是可以釋放原本用作置業的龐大資金,投入創業、進修及消費,從各方面提高邊際效益,促進社會現金流的流轉效率,變相為經濟市場注入更多活力和動力。這是對行政長官「以置業為主導」的土地房屋政策的重大挑戰。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吴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