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 订阅服务 | 广告服务 | 电子报 繁体 | 简体

 
 

   
 



香港商報

信用懲戒促 322萬「老賴」履義務
2018年 10月 25日 01:45    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昨天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2016年以來人民法院解決執行難工作情況,他透露,截至2018年9月,全國法院累計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1211萬例,共限制1463萬人次購買機票,限制522萬人次購買動車、高鐵票,322萬名失信被執行人迫於信用懲戒壓力自動履行了義務。最高法表示,將確保如期打贏「基本解決執行難」這場硬仗。

報告顯示,2016年以來,最高法與國家發改委等60家單位簽署文件,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採取11類37大項150項懲戒措施,對失信被執行人擔任公職、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出行、購房、投資、招投標等進行限制。

2016年3月以來,人民法院全面打響「基本解決執行難」攻堅戰。2016年至2018年9月,全國法院共受理執行案件1884萬件,執結1693.8萬件(含終本案件),執行到位金額4.0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分別增長105%、120%和76%。

聯網查控2992億資金

在網絡查控系統建設方面,報告顯示,最高法建立「總對總」網絡查控系統,與公安部、民政部、人行、銀保監等16家單位和3900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聯網,可以查詢被執行人全國範圍內的不動產、存款、金融理財產品、船舶、車輛、證券、網絡資金等16類25項信息。截至今年9月,全國法院通過網絡查控系統,為5746萬案件提供查詢凍結服務,共凍結資金2992億元,基本實現對被執行人主要財產形式「一網打盡」。通過推進聯合懲戒體系建設,讓失信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

報告同時披露,近年來約有兩成的民商事案件屬於「執行不能」,即案件被執行人完全喪失履行能力、經核查確無財產可供執行,客觀上不具備執行條件,即使法院窮盡一切措施,也無法實際執行到位。周強表示,對於「執行不能」案件,人民法院並未置之不理,而是通過嚴格審查後終結本次執行程序,納入「終本案件庫」管理,公開接受社會監督,一旦發現有財產必須及時恢復執行,盡最大努力、窮盡一切措施兌現勝訴當事人合法權益。 

 
(來源: 香港商报) 編輯: 吴梓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