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產品創新關鍵法規接軌
受惠人民幣國際化,本港人民幣投資產品日益增多,若要進一步鞏固本港財富管理中心地位,業界認為,深化人民幣投資產品是重中之重,這也意味□中港的監管、法規需要進一步磨合統一。
投資者:盼更多產品
「客戶問,是否有投資國內、主動性股票的基金產品。」易方達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林永森指出,雖然中國證監會在推行RQFII的過程中已經體現出了「高效、開放」的態度,但是投資者仍然期待更多元化的產品。目前首批被RQFII以純債券基金為主,第二批3家統一做ETF。林氏認為,「為了讓境外持有人民幣的投資者可以充分緊貼中國市場,豐富產品類別勢在必行。」
中資券商:準備就緒
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會長閻峰建議,內地監管機構放開對內地民企來港進行人民幣上市集資的管制,以促進人民幣在離岸、在岸市場的雙向流動。 閻峰續指,最迫切需要來港籌人民幣的是內地中小企業,「民企發展快,資金需求大,若來港集資港幣後再換匯,反而增加外匯儲備,如果籌人民幣,等同於將內地流出來的人民幣再拿回去,實現雙向流動。」閻峰說道。香港目前的人民幣產品包括存款、存款證、點心債、保險產品等,但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閻峰呼籲,監管機構可在控制額度的前提下,放開對投資產品的限制,「只有人民幣業務的多元化,才能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不僅需要增加人民幣回流渠道,也需增加離岸人民幣投資渠道。閻峰坦言,各中資券商在技術上已經做好準備,等待政策出台。
監管機構:接軌需時
中銀人壽執行總裁蔡中虎認為,監管機構的接軌是很大的挑戰。回想當年籌備人民幣保險時,蔡氏曾多次往返中港兩地,向監管機構解釋人民幣保險對民生、抵抗通脹和促進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重要性。「監管機構擔心人民幣保險變成炒賣的工具,所以比較小心。」如果下一步要發展人民幣投資相連的保險產品,那麼法規上的磨合還有一段路要走。投連險涉及到保費、資金池、市場表現,更需要兩地監管的共識。目前香港法規有「信託人」的概念,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而大陸的投資者雖然也知道要將資產放在託管帳戶,但是尚未清晰法規。另外,如果要投資國內的資產,投資者希望其管理、信息披露和資產質素可以和香港的標準看齊,但是目前似乎還有一定的距離。這也是金融產品創新放慢腳步的一個阻力。香港商報記者 李逸嘉
基金亙認任重道遠
香港銳意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始於3年前,當年中央將之納入「十二五」規劃大綱,筆者做了相關的系列報道,採訪了不少財經界猛人,回顧他們的觀點,有一個共通點:港府應趁人民幣國際化東風,主動向中央獻計,爭取開放更多金融領域。不過,印象最深的是一位中資投行高層的一席話,「港府心中缺乏一本帳,沒有積極融入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或許是當頭棒喝,報道出來後,港府開始活躍起來,從成為跨境人民幣貿易試點,到人民幣境外直接投資(ODI);從放寬企業開立人民幣戶口,到中資企業人民幣出糧;從人民幣第一股匯賢(87001),到RQFII加碼至2700億元;從青島啤酒(168),到友邦(1299)、嘉能可(805)、普拉達(1913)等國際巨企赴港上市,力保IPO集資額三連冠,港府可謂功勞不可磨滅。不得不提的是,港府最新提出的概念中港兩地「基金互認」制度,多少令市場刮目相看,一旦成事,海外資產管理公司滾滾而來是可以預想的,有助鞏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地位,甚至成為國際資產管理重鎮。筆者認為,該制度有三大意義,其一,有利本土基金發展,擺脫過去做歐美基金公司「銷售員」角色;其二,為人民幣資本帳自由兌換搭橋鋪路,甚至是一次「質」的飛躍;其三,港府已經化被動為主動,逐漸融入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若這一棋下得漂亮,不排除中央開放更多金融領域。當然,「基金互認」制度任重道遠,有業內人士說起碼要十年八載始見成效,筆者相對樂觀,所謂有志者事竟成,未來3年內會見真章。香港商報記者 張威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