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名稱:專題新聞
標題:   香港經濟 如何走下去
來源:   香港商報
發佈日期:   2012-12-19
作者:  
版面名稱:  
全文:       在「細小」與「開放」之間覓出路

    「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是香港繁榮的緣由,但亦是一道「魔咒」。在面對世界經濟重心東移以及內地資本開放的未來,因資本流動導致的經濟波動,相信在作為自由港以及中國對外窗口的香港將會更頻繁發生。那麼,面對未來,我們如何減輕「細小而開放的經濟體」的不利影響,令外圍經濟「為我所用」呢?且看經濟專家一一分解。 香港商報記者 陳正偉

    正是「細小而開放」的經濟特徵,令香港跟隨外圍經濟一榮俱榮,一衰俱衰。既然如此,我們應當在「細小」和「開放」上適時轉變。「細小」迫使香港需要繼續拓展經濟腹地,提升經濟容量;「開放」則需要香港在扮演內地經濟角色之時,實現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轉變,同時,積極拓展新興市場。

    拓寬腹地 保持優勢

    「香港的營商和生活成本高昂,削弱香港的競爭力,長遠窒礙香港的發展。」利豐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張家敏接受本報專訪時說,如何加強與內地、特別是廣東珠三角合作,尋求更廣闊的市場腹地和空間,是香港保持長遠競爭力的要點。

    對此,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認為,粵港融合勢在必行。他說,近年兩地之間的經濟交流及合作頻繁,實則是在拓寬及深化本港經濟腹地。不過,他指出,現在的問題是,香港如何在融合中保持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法制、人才、服務經驗等。

    的確,無論是當年「引進來」還是如今「走出去」,所謂香港的獨特優勢,一概而論就是「國際化」。然而,香港近年變得愈來愈內向,是眼前的隱憂之一。張家敏說,「不少商界人士反映,香港國際化程度正在下降。過去,香港一直是東亞區內的華僑中心,與區內各國的關係非常密切。不過,近年香港逐漸把發展焦點轉向內地,與東南亞區域的關係日漸疏離,其華僑中心地位亦由新加坡取而代之。」

    「此外,目前社會關心的議題,大多側重香港本地事宜,忽略區域和世界的視野,這不利於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張家敏認為,香港應一方面重視參與內地經濟發展,同時亦需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保持國際化優勢。

    外圍經濟疲弱之時,經濟更需內部增長。近兩年,消費成為拉動本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不過,今年以來形勢開始發生變化,投資活動比重有所增加。據政府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本港第三季經濟增長1.3%,期內投資開支增長由第二季的5.7%升至8.7%。

    改善結構 改進制度

    針對最新經濟數據,浸會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巫伯雄對本報說,因政府推出的十大基建項目全速進行,投資拉動了經濟增長。不過,巫氏看得更遠,他擔憂十大基建項目下馬之後,本港經濟出現斷層。他認為,政府當務之急,應當制訂長遠的經濟政策,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發展高附加值的產業。

    有一種聲音說,香港經濟已現「停滯」。當然,這不是說香港的GDP——因為經濟依舊是增長的——而是指香港經濟結構出現了某種僵化。

    其中典型的反映就是,經濟從偏向金融業轉變為依賴金融業,這令香港經濟受外圍經濟的影響越發頻繁與嚴重,而內在經濟的自我調解能力缺失。

    內在經濟增長需要香港進一步增值服務業以及促進產業多元化。巫伯雄認為,在促進產業多元化之時,政府應當在稅制上做出改革以吸引外資以及扶持企業。安永最新報告指,距離港府上一次全面檢討稅收制度已是36年前;隨□經濟環境變化,特別是內地與香港經濟融合程度加深,有必要重新檢討稅收制度。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