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金融關鍵在體量與創新
——訪澳新銀行高級經濟師楊宇霆
談到香港經濟,繞不開金融,而展望香港金融發展則繞不開「人民幣國際化」。隨□內地資本項目開放,人民幣自由流通,香港將配合內地成為離岸人民幣中心。如何提升本港資本市場體量是市場關注的焦點,而人民幣產品的發展創新是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中心的關鍵。未來,本港金融體系能否承受大量資金流動並配合金融發展值得關注。
澳新銀行高級分析師楊宇霆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香港對於銀行、證券行業的監管一直做得不錯。而作為亞洲區國際金融中心,香港資金一直就是自由進出的,即便內地開放資本帳目,香港金融體系都有經驗去處理資金流動帶來的影響,這是香港金融成功的基石。
金融基建積極升級應對
楊宇霆指,人民幣產品需要金融創新,而金融創新對於金融市場發展有促進作用。雖然本地投資者在經歷過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8年金融海嘯,風險意識有所增強,但由於結構性產品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信息不透明,因此,監管部門要時刻了解市場發展,做好協調工作,解決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
人民幣國際化毫無疑問是香港金融未來得以繼續繁榮的重要機遇,香港無論金融還是基建都需積極升級應對。楊表示,在現階段內地資本市場未完全開放之時,香港應積極配合內地金融發展,並保持自身優勢。
人民幣產品今年在香港有顯著發展,但人民幣資金池表現平平。截至9月底,本港人民幣存款5457億元,略低於8月的5522億元。「我覺得,目前香港人民幣發展情況,已從『量化』轉為『深化』發展。」楊宇霆說,人民幣存款增速放緩不阻止人民幣在香港的發展勢頭。
今年市場不斷有新的人民幣產品推出,如今香港擁有較為完善的人民幣流通機制,從清算再到投資產品。他表示,香港人民幣資金量受到內地貿易增速放緩的影響,隨□內地經濟改善,相信本港人民幣存款會改善。
配合內地金改擴充市場
本港亦有聲音擔心,未來內地資本市場徹底開放後,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被削弱。對此,楊宇霆認為,香港和上海分工不同,而兩地都有各自比較優勢。他說,作為內地重要城市,上海在市場和體制上直接與內地經濟體融合,這方面優勢香港確實無法比擬。
但香港作為國際城市,外向型經濟結構以及普通法系制度環境,則是上海目前無法比擬的。楊氏認為,香港需要側重的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如何把握制度獨特優勢,在目前內地資本市場未開發時期內,把握政策先機,配合內地金改,積極擴充和佔領市場。
實際上,香港毋須擔心上海競爭。一國貨幣國際化需在岸和離岸市場之間相輔相成。境外流通的貨幣終究需要回流到在岸市場進行投資,人民幣國際化亦是如此。香港和上海,一個作為離岸人民幣市場,一個作為在岸人民幣市場,之間應良好互動,令人民幣形成「活水」,把「餅」做大。 香港商報記者 陳正偉
|